分享

曹武地名故事——汪长春

 鄂中京山 2020-08-15

卫星地图上标注“汪长春”的村塆


汪长春,既是人名,也是地名,地点就在曹武镇西北边向畈街的北边的一个小塆。人名作为地名,古今中外皆有,并不鲜见。但人名作为地名是有一定条件的:即此人不是有巍巍功表,就是有穆穆清德,声名显赫,方可为人楷模。

那汪长春可有如此美德和人品吗?且听乡民慢慢道来。

传说很久以前,此塆(原名已湮没,无人知晓了)有一对夫妇生下了七男五女共十二个子女,并把他们一一养大,立家成业。年迈后,老夫妻俩尚能农功以给,未要子女照顾。古稀之年,老头子因病一人西去了,剩下婆婆一人。十二个儿女商量,让其一家住一个月,刚好一年,如此轮回。月份就按年龄按部就班,即老大正月,顺推下去,老幺腊月。若润月,按月份是哪月,仍旧归谁。

几年后,婆婆衰老不堪,没力气奔波各家相食,于是十二个儿女每月端食供给,这种情况基本稳定,未发生差错。

可是有一年因润八月,矛盾出现。农谚云:“闰七不闰八,闰八过刀杀”。头八月是八女供食,到了闰八月,八女婿提出:“闰八月黑道凶险,我不能一人承当,有福同享,有凶共当。闰八月,一人一天送食供养”。因闰八月正是农事最忙的季节,八女婿的提议并未得到大家同意,老四说:“四年一闰,我和老五、十妹都遇过一回,都未吱声,这回到你名下,就特别了,所谓黑道凶险,只是老百姓胡编的,哪里有这事!”八女夫婿仍坚持已见,只顾忙自已农活。

事情就这样搁下来,没有着落。老婆婆无人供食,只有拄着拐棍,趁隔壁汪长春家无人时,与汪家的猪狗争食,苟延老命。此事被汪长春发觉了,看到如此凄惨景象,他扶起老太婆,泪流满面说道:“你郎以后就在家里呆着,我送饭给你郎吃,再不要这样了。”

十二子女的恶行与汪长春的善行,很快就传到了向畈街上,舆论大哗,纷纷议论道:“父母二人能养活十二个子女,十二个子女都养不活一个老母。”本来汪长春救助老妪,给几碗饭风烛残年之人,只是举手之劳,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义举,也不是什么无疆之大爱,但与十二子女的恶行相比,二者之间反差对比度太大,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人言汹汹,事情越传越远,惊动地方官府,县丞与教谕也巡视到向畈地区,亲自接见汪长春并嘉奖其孝慈美德,说如此美德,如和风甘雨,有助地方风正化育。

如此一来,汪长春自然就成“名人”了,久而久之,人们说到此塆时,就用汪长春指代之,汪长春也就成塆名了。

久纪念。

京山县档案局

欢迎提供京山记忆稿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