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陵山

 鄂中京山 2020-08-15

京山城南六十里有座山叫子陵山,十分幽静,相传是严子陵隐居的地方。山脚有口水井——钓龙潭,钓龙潭位于雁门口镇院内,井水格外清亮,每到夜晚,水中星光闪闪,行人走到这里,眼前明晃晃的,真有点分不清是天上还是人间。此山是大有来历的。


汉朝时候,刘秀与严子陵是少年时的同窗学友,相交甚深。后来刘秀起兵与王莽争天下,严子陵给他出了不少好点子。哪知刘秀当上皇帝以后,便不再把这个满肚子学问的朋友放在眼里,只给了个谏议大夫的官儿。严子陵生来性情狂放,清高孤傲,不恋官位。于是,弃官而走,跑到这深山老林里,改名换姓,过起隐居生活来。他把山上石洞辟为读书处,每天静心读书作文。洞口一处水井,可作饭用;一处浅池,正好磨墨洗砚。读书之余,他反披羊袄,手拿钩竿,到山前河里垂钓,自得其乐。

再说光武帝见严子陵辞官归隐,疑心是自己得罪了他。毕竟是老朋友,光武帝深知严子陵的性情和学问,便派人到处寻找,想给他封官晋爵。

第一次人来,严子陵在石屋读书,闭门拒见,让来者吃了闭门羹。

第二次人来,严子陵反穿羊袄,在河里钓鱼,对来人视而不见。

光武帝见两次都不能请动他,便亲自去请。

一天夜里,严子陵正在石屋里燃着松明读书,忽然看见洞前水井里星光灿烂,非比寻常。第二天,刘秀果然带着几个随员来了,严子陵竟一把拉住刘秀的手,和皇帝称兄道弟起来,而且还把那光屁股时的事儿全翻了出来,又说又笑,非常随便。刘秀的几个随从听了,暗暗发笑。刘秀也不自在,却又不便发作。晚上,严子陵又把刘秀拉到一个被窝睡觉,睡到半夜,竟把一双大脚搁在光武帝的肚子上。第二天早晨,一个随从太史慌忙禀告刘秀:“启禀万岁,昨夜臣观天象,见客星犯帝星,不知何故?”刘秀听了,心里明白,但脸面上装作糊涂,说:“没事!没事!”这一次,刘秀也没有把严子陵请回去。

严子陵死后,他藐视皇帝、轻视名利的行为被人们传为美谈,被后人称为千古第一隐士。他隐居的地方,人们命名为子陵山、子陵洞、子陵滩、帝星井、洗墨池等,并且还修了一座“子陵寺”来纪念他。宋代有无名氏诗咏子陵山:“翩翩钓鱼翁,敝屣弃利禄。烟波七里滩,风月一竿竹。平生知己谁,故人刘文叔。三聘乃肯来,公卿指为辱。高风轻万乘,敢以足加腹。居然动天象,下应太史卜。”

子陵山上下至今读书洞、洗墨池、钓龙潭(即黑龙潭、古河道、古栈道)仍存,还有古子陵寺遗址和二通古碑,是一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也是极有开发潜力的旅游景点。

京山市档案馆

为京山建档致力打造京山文史资料库

欢迎提供稿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