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钜夫——元代文杰

 鄂中京山 2020-08-15

程钜夫又名文海,号雪楼、又号远斋,字钜夫。生于公元1249—1318年。元朝翰林学士、文宪,是元朝前期、中期的名臣,文学家和诗人,才华杰出。《四库总目提要》一书中对他及其文章评价很高,赞誉他“宏才博学,被遇四朝,忠亮鲠直”,“其诗亦磊落俊伟,具有气格……古诗落落自将,七言尤多遒警。当其合作,不减元祐诸人”(指苏东坡、司马光、黄庭坚等人)。因避元武宗庙讳(仁惠宣孝皇帝海山)的名字,改用字代名。 

程钜夫的经历很传奇,一生飞黄腾达,祖籍湖北京山。程钜夫是在永修县吴城镇出生、长大的。他的先祖从安徽休宁、歙县、湖北京山一路迁徙到鄱阳湖边的吴城镇,家族在此繁衍发达,从他的太祖父开始就在吴城镇定居后又迁徙建昌(今江西南城),故史上多称其为建昌人。祖父程德秀及三个儿子程翔卿、程严卿、程飞卿也都担任过南宋的地方官员,在当地声望较高。程德秀的长子程翔卿因为无子,过继了家族的一个孩子为子,这个人就是程钜夫。程钜夫在吴城镇一直生活到19岁,他孝行素著,文章练达,颇受好评。 

由于家学渊源深厚,他从幼年时代开始就显示出过人的天赋,文思敏捷,过目成诵。17岁开始从学于龙渊先生胡自明,19岁开始游学于临川临汝书院,从学于徽庵先生程若庸,和翰林学士吴澄(谥号文正)是同窗,都是教育家李燔的三传弟子。1271年,元兵南下,程钜夫的叔父程飞卿为宋朝通判,献出建昌(今南城县)城池投降了元朝,22岁的程钜夫作为人质被送到北京,接受了元廷“宣武将军银牌”,管军千户,后来担任了内廷的宿卫,一直默默无闻,直到8年以后,程钜夫因为机缘,被皇帝召见。忽必烈发现了他的杰出文才,就下旨让程钜夫改任翰林直学士、朝列大夫即奉德大夫、最后直至升任翰林学士。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任正议大夫、荣禄大夫、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史等职,从那时起他开始名彰天下,青云直上,直到他去世前的几十年里,他一直执掌元廷的文字枢要。当时的诏令、典章制度、神道碑等多出其手,其中尤以《平云南碑》、《拂林忠宪王神道碑》、《济南公世绩碑》出名。他还编撰了元朝前三朝皇帝的实录,留下了后世记录和研究元史的珍贵史料。
  
1300年,迁江南湖北道,其在武昌(南湖书院记)中说:今百里之区,数百家之聚,自非犷鄙荒残,莫不有童乌之学焉。首推荆楚地方教育的发展。是元朝开国以来最先得以重用的南人之一。童乌:指元朝的书院和乌剧。
 
《雪楼集》是他的存世作品,共30卷,也是元朝一部重要文献。 
  
程钜夫为官刚直不阿,为人称道。至元二十六年,当时的首相桑哥专权,法令苛急残酷,天下骚动不安。程钜夫趁着皇帝召见的机会,呈上弹劾桑哥的奏疏,历数桑哥的罪行。桑哥勃然大怒,六次奏请杀害程钜夫,幸亏忽必烈一直保护程钜夫,才使他免遭毒手,直到一年后,桑哥的罪行彻底暴露,终于伏诛了。程钜夫曾多次担任廉访使,专门纠核官吏,查处不法,做了大量实事。为此,程钜夫家族受到了元廷的恩待,从忽必烈起的四任皇帝对他都宠遇有加,不断进阶。他退休前,皇帝让侍诏摹画他的画像,让儒臣们制作赞歌,赏赐给程钜夫。他多次要求退休,皇上都不允许,命令太医送药,近臣挽留,安排他的长子和次子分别担任了承事郎和地方官职,追封了程钜夫的三代祖先,赐予《程氏世德碑碑文》。他去世后,元廷赠予官职“光禄大夫、大司徒、柱国”,追封为“楚国公,谥号叫“文宪”,并赐给神道碑,记述他的功绩。后人评其是元朝统一以后,在当时南方士子中,他的奇才和奇遇是独一无二的,这个历史评价应该说是很高的。

京山市档案馆

为京山建档致力打造京山文史资料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