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姓之人》。 《无姓之人》可以和《蝴蝶效应》联系起来欣赏,因为他们都在阐述一个日常生活常见的哲学概念:选择。不同的是,《蝴》强调改变和后果,而本片则是多种概率的共存。《无姓之人》的表面剧情或许没有一般经典科幻烧脑片那么轰动,甚至初看还有些混乱的感觉,结尾又留下一系列疑问。不过电影的本质还包括爱情,细水长流下那些由普通升华而来的温情——至死不渝、不离不弃、朝思暮想,在该片得到具体的指代。包括通过主角父母的关系发出严重的警告:如果夫妻不和睦,孩子怎么办?当然,《无姓之人》最重要的还是在表达一种哲学思想,我们究竟存在多少人生? 不知道有几个人记得,电影在开头就摆出来看似无关的科学实验,“鸽子的迷信”。存在即是合理,那有什么用呢?应该起到暗喻的效果,难道说我们的选择根本就是没有生命的习惯,好坏只能等待随机。人类向来渺小,却难能畏惧,到头来或者只是跟着不适合的节奏跑。即便未来可以消除疾病、衰老……和性,但在有人生过程的“无姓先生”面前,第一次接触那些富含哲思的体验,仍然显得非常的无知。不过换过来表达,人类在个别背景下还是很伟大的。 人的一生充满无数可能,说不完的所有结果,如果硬要归纳估计会把未来最先进的超级电脑也刷爆。然而这依旧阻止不了每一个哪怕再平庸的普通人对自我命运无限不循环的假设,只是基于现实的想象,关乎捉摸不透的未来,到底有些渺茫。因为存在完全的不确定性,许多人即便受趋势统治,依旧愿意一再尝试对将来生活的虚构。如此畅想,可以类似回忆屏蔽负面,让美好降临,从而指导当下,或者仅仅为安慰内心的不安。 一旦那种不确定性被打破,相当于剧透人生,奋斗也失去价值,生命就沦为没有意义的等待。若光明则还罢了,可怕的是,失败,确切来说是直接面对既定的结局,这样的打击,说信仰崩塌并不为过。人生的部分奇妙就在于打破趋势的过程,所以预知未来有时候没那么痛快。主角的麻烦源自于此,无论追上或者追不上,都会有他不愿意却有不得不承受的灾难性经历。这是选择必然存在的悖论后遗症,无法完美,只能相信最重要的存在。 或者,那个活到2092年118岁高龄成为世界唯一“自然人”的主角,也是9岁那年他的想象罢了。正如老人在最后对记者意味深长的话,他们存在同时也不存在。那个世界也许只是小孩在假设的未来,时空中所有的事情,不过是一场虚幻。 影片的最后,年幼尼莫找到童年的安娜,两个还未有太深交集的孩子,无拘无束地维持着青梅竹马的游戏。山水的宁静适合安抚烦躁的内心,有助于面对恐怖的未来。选择太沉重,未来早已注定,主角索性回归现阶段的心态,和喜欢的人相处,即便一瞬,也是永恒的象征。 这是所有人生命无法承受之重,所以主角才叫:Nobod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