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以为“孟母三迁”只是个故事 ——论性格的养成和怎么分析身边的影响

 氧气是个地铁 2020-08-15

以前听“孟母三迁”这个典故的时候,我并没有太过在意。只是将它当成一个成语,能够填充作文,可能会让我考多几分。或者在和人说话时讲出来,好提升一下自己的逼格。但是现在想起来,“孟母三迁”可不仅仅是一个典故,更是一种道理。当我回想起自己走过的人生路时,对这个道理更加印象深刻。

众所周知,“孟母三迁”讲的是孟子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的故事。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孟母和孟子的影子,环境和性格正是其中的代表。正如孟母为了孟子要不断选择居住地,我们同样需要为自己的性格改变环境。

环境的影响毋庸置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身边人,包括他们的世界观。长期需要相处,我们多少会被他们同化。耳濡目染下的生活,性格潜移默化,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我们或许无法选择自己的环境和他人的想法,但可以调整自己的态度,向合适的方向靠近,好让自己的性格不至于脱离理想。这也就是“孟母三迁”的道理。

说起我的成长,非常符合这个道理。身边相处伙伴的类型一再地变化,我跟着不断更新自己性格深处能够改变命运的部分,直到今天形成这样一个我。细想起那一段段往事,我曾经沦陷过,也闹出许多愚蠢行为,幸好不至于执迷不悟,最终能从错误中学会感知正确,并一点点修补自己的性格。

在过往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世界观比较“稳定”,阅历没有随着年纪的增长有所变化。因为是我过惯学校和家里的二维生活,尽管照常读书,脑袋实际上却像白纸一样空白。性格从来不是知识能够决定的,活动范围还没有超过乡镇的半径,我哪里会去在意外面的世界。

除了家人和自己,陪伴我们最常的人还是朋友,他们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性格。益友等于良师,从他们身上,我能学习到很多,特别是为人处世方面。但我并非一开始就遇到好朋友,尤其是在人生比较早的几个阶段,很不幸交过几个损友。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与我的习惯和原则格格不入,甚至发生本质上的冲突。其中最悲催的要算初三那一年,所谓“朋友”带来的恶劣影响差点让我偏离人生正轨,陷入万劫不复的平庸或者堕落。还好读大学以后,我接触的人更多并且来自五湖四海,性格和经历也不像以前那样集中和片面。我尽管没有刻意去改变自己,但也渐渐走出原来的套路,还为以后的变化奠定基础。

我留在深圳不想回故乡工作的原因,就是不想让自己重新待在一个无法想象未来的环境中。尽管我现在没有取得什么成就,生活也不完美,梦想还遥远得看不见边缘,也一度陷入生存考验,每天都有烦恼和困难,但我始终没有想过离开这座现实更加残酷的大城市。是深圳那独特的气质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虚渺的未来,觉得有信心和支持,以至于有时候连走在路上都斗志昂扬。这就是环境的作用,也是孟母三迁的理由。

要想改变自己,就要找到适合的环境,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

求职最看重的条件自然不能是钱和轻松(虽然前者也是生活和证明自己的必备),一件有益未来或者能感兴趣的事情才是改变的前提。寻找志同道合的人,真正把工作做出高度,一旦如此,那就是一次极其成功的“孟母三迁”。在工作上,除此之外,我无意下更多结论。

生活方面,首先要拒绝无用的社交。或许一时兴奋,也能感慨人生,滔滔不绝,但结果绝对没有那么好。每个人都应该明确自己的人际清单,知道什么叫做朋友。朋友是困难时候的那一双援手,而不必是开心时候的那一声叫唤。好朋友,等于半个环境,也是自己的另一种性格。

如果不巧没有遇到合适改变性格的朋友,虽然遗憾,但也并非无法实现“孟母三迁”。假如有梦想,那再好不过,这就是活着重要的意义。梦想能够让一个人随时随地都在主动寻找可以改变自己的环境,并且会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改变自己。所以说时间花费在梦想上非常值得,远比去干其他事情有意义得多。

倘若梦想看起来还不够让自己有信念,那么就读书,特别是阅读有深度的书籍。读书,是一份神圣的使命,相当于和那些被世界推崇千百年的作家在交流,何乐而不为呢?能这么容易就结识到一群成功有思想的人物,世界上除读书,恐怕就没有另外的可能了。

当然还有更高的境界,那就是当自己成为别人向好的环境的时候。

本文写于2016年1月17日

——————————————————————————————————

【有钱捧个钱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