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是放弃,还是从没想过要得到

 氧气是个地铁 2020-08-15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当我们不再想要坚持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把它定义为“放弃”。在我们的印象中,放弃这种行为,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客观或者主观的因素有太多,我们迫不得已,只能选择离开那样的状态。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会不会有另外的情况?仔细想一想,我们是放弃,还是从没想过要得到呢?

放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时候,因为只有对一件事情达到挚爱的程度,才有可能选择放弃。放弃意味着要丢掉自己长期积累的努力成果和坚守的信仰原则,那是多么痛苦和坚毅的决定。或许时间久后会康复,但是在那个瞬间产生的巨大创伤根本难以抵挡,而且心里的疤痕永远都在。放弃是残忍的,但也是慈悲的。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放弃能和坚持对应,但绝非一对反义词。两者同样是努力的结果,只不过是两种不一样的存在方式。放弃和坚持又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通常是坚持到极致才会导致放弃,而放弃从某种意义上讲则是新的坚持,即是坚持不再坚持。放弃意味着自己将改变生活节奏,并要用与不同的态度对待以前的坚持,还必须非常自然。

所以说,放弃是一种神圣的行为。

然而从没想过要得到呢(姑且称之为“犹豫”)?犹豫是不自信的必然行为,时刻都带有一种懦弱和胆怯在做事,认为成功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每遇到一个困难或者是波折,都会第一时间选择怀疑自己以及动摇信心。此间所谓的“坚持”,其实都是一种本能小小的不甘心,努力也完全是在碰运气。

犹豫很难成功,即使成功也全靠偶然。犹豫很容易被自己误导,对于成功既是高估又是低估。高估在于信心不足,对结果怀着奢望的内心;低估表现为对于一个正常的过程,却迫不及待地以为那是最终的成功。犹豫也很容易满足,但是往往得不到满足,更别提成功的眷顾。犹豫也常常在羡慕,也只能常常在羡慕。

犹豫的终结不是放弃,而是回到最开始的状态。犹豫根本没有尽全力去拼,只会顺应着事实编造理由,用来冠冕堂皇地搪塞自己活该的悲观和消极。犹豫只能寄希望于外界的力量,用祈祷的方式奢求命运开出一个玩笑,从而帮助自己应付当前的尴尬处境。可是啊,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得到,又怎么会用尽所有心思去寻找一切可能呢?假使真有那么一个机会摆在面前,可是没有勇气和想法去发现、争取和实践,这又怪得了谁呢?

然而,放弃和犹豫相对应的态度却可以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因为事情不同,自信也就不同。这些事,我们可以忐忐忑忑,对于结果非常不乐观,每天都在消耗信心,郁郁寡欢。那些事,我们却好像被赋予神奇的力量,即使过程如履薄冰,结果扑所迷离,信仰倍受打击,依旧不肯放弃。我们,就是这样的奇怪。

我说,做一件事情最好还是不要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得到,那样不配放弃,更没有资格说坚持。

本文写于2016年3月7日

【分享两张有趣的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