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北玩什么?

 氧气是个地铁 2020-08-15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这么几天没推文,是因为我去台北,没带电脑。

我并不热衷旅游,只是想去想去的地方。如果有意义,就算一间农村民宅,我也很向往。所以我有个习惯,甚至说是硬性规定,第一次去计划中的某个地方,只要一个人去,好像这样才算是实现愿望。或许也可以理解为强迫症吧。这次也不例外。台湾在我印象里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文化和距离,以及从小落下的变态宅,还据说要很多花费。因此,只能想想,或者偶然地做梦。

不过越往后,有些奔跑的经验,欲望开始强烈,恐惧也变成寻常过程,于是对理论上目前有条件可以过去的最遥远地方,台湾,更是充满好奇和感觉意向。备证的过程有点漫长,加上等待会拔高程度,出发时在刮台风,飞机也晚点,最后总算降临桃园机场。坐在飞机上看风景,相当不错的感觉,云原来那样的低,冲进去时主观上隐隐有种要神秘消失穿越时空的错觉。

出门就是台湾(其实坐飞机上就已是台湾),对别人经验的转化也在现实的强可操作性中得到实现。我一路过去,取消充值,明明有卡却还懵懂地找钱买票,随便搭上一辆捷运,听着播音器里的台湾方言,果然是几分熟悉又明显有区别的听感。不过,我在台湾期间听到最多的还是普通话,标志性的口音,也不知道是怎么说出来的。

走在地铁站里,来回大都是台湾人,置身如此环境,倒有几分恍惚,这是每到一个新地点的综合征。出门走路,没有高楼,两次都是繁体字。因为台湾土地并不少,所以没有香港那种拥挤的感觉,这点和在深圳差不多,甚至有些地方更显偏僻。接着就来到从爱彼邻上租的青旅里,比想象的要更满足需求,独立小房间,大部分生活用品都有,无需购买太多工具,无缝过渡。这一晚,我并没有出去,趁此机会刷刷Facebook(有些APP也终于搞到手)。

现实却没有那么复杂,路线也可以自己设计。有些事情只有经历以后,才明白原来是这样。我的台北路线很快就出来,也包括大部分被驴友推荐的所谓“必玩景点”:士林官邸、中正纪念堂、中山纪念馆、台北故宫、台北101、台湾大学、台北市政府、“总统府”……皆在此列。或许是因为我不热衷旅游的缘故,感觉大部分景点都是“见光死”,攻略里的永远都是那么美好,但“素颜”一看并不会有太大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如,传说中的夜市,在我的视角里,街道窄,人挤人,路边摊,走过一身被熏臭,唯一的亮点就是可以看到美女。又比如台北101,就是登高望远,如果用来吟诗营造意境尚可,但居高临下真不是我喜欢的旅游方式,还是坐在飞机上看得震撼。

不过,这或许也是旅游的意义,就像冲动表白,只是为了毁灭自己的幻想。有些景点,去过就是最大的收获,开始就是结束,但结束也正是开始。“总统府”,因为周末不开放,我只是路过,但可以赶上市政府。机构行政的地方居然还同时被允许销售和观光,这种方式,我没有体验过,所以尽管不好玩,但凡是来台湾,都应该去走一趟。这也是我总是在产品类型接近的不同几家店里买差不多的纪念品的原因,意义会赋予物件神奇的力量。关于这一点,我会再撰文谈论。

台北的许多著名景点,都很“中国特色”,广义上的。孙中山和蒋介石被隆重纪念,“中国”这个概念被一再强调,其实这几个地点更适合台岛运动活跃分子去参观,可以加深民族认同感。我看呢,则是为了感受历史和文化,这个是本人最爱。几十年前的原件就在眼前,即使隔着玻璃,也有阵阵时光扑面而来。同样的还有故宫,据说藏品很多,但是在轮流展览,所以现场规模并不算大。很多文物也有趣得紧,剑、鼎、爵……即便不明觉厉,也别是一番体验。对于我来说,这就是好玩的一种。

我对台湾本土日常生活接触不多,最深刻的就是坐捷运和过马路。或许是由于人数少和群体习惯,并没有争先恐后,而是严格的先上后下,上扶手电梯也自觉排队,而且他们对于座位的追求欲望并不大,经常是一个空位在眼前,站着的几个人也无动于衷。过马路也是同样的现象。这不能说明什么,毕竟东森新闻还在近日报道过有人坐车不给钱,但别人家的好习惯还是值得我们推荐的。

完整两天,或者全部四天,其实玩得很“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很多地方也没去,去了也就是“签到”。但从广义来看,粗略体验台湾社会足够。这是文化的影响,出于差异,所以留恋,即便处在进行时反倒没有那么深刻的感受。或许这就是台北的玩法,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却错过这个地方的主流生活,为自己获取额外的基础见识。而这,也是很多地方的攻略。

回来以后,只剩下一个澳门可以过去。更想去的克利夫兰和巴塞罗那,都是难过语言关,独自穷游(这主要更不是为了旅游)几乎是不可能的。怎么办呢?希望主义和结果论是答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