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追逐功利到保持初心,是不是成熟?

 氧气是个地铁 2020-08-15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凡做事大概都有一个过程:从追逐功利到保持初心。

所谓“追逐功利”,语气相对严重,是指对积极结果的持续性争取。无论什么样性质的行为,只要明确目标方向,在大多数时候,首先会考虑的是成功。“成功”,即便就个人而言只是存在于假设中,也是执行的参考标准和动力来源。不过这是大境界,具体操作还要转化成现实的可观福利,并反应到对事件的参与中,以各种程度的狭义成就感来支撑后续一系列有效维护。

这个过程,就是“追逐功利”。

追逐功利,只要在合理范围内,都是必要的。思想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行为,潜意识能培养,从而形成习惯,使得个体在不知觉中会向往未来期待达成的目标。也许最后并不会呈现对应结果,却能够做出自己接近趋势的选择,作为整个事件,梦想或者任务,真实的反馈和亲切的鼓励,并输出为符合兴趣的属性生活。凭借这种发挥,我们终于可以对抗平庸现实里那种不成功状态。

当然,如你所知。不成功状态将长期发生,并且存在感相当强。追逐功利带来的纯粹兴奋度总有被终结的那天,还能坚持值得肯定,那样个体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对基本现实的分析和理解,尽量去避免消极结果。这相当不容易,天时地利人和必须全部匹配,方才奏效。当情怀和功利都没办法弥补个体和真相之间的差距以后,人总会突然清醒,并非所有的付出都叫努力,更别提“努力不一定就成功”这个千古真理。

于是,渐渐地,个体做事的原则会重点倾向“保持初心”。

保持初心是做好事件的标准,其本质还包括对世界和人类基本主题真诚的一种探索。就个体而言,追逐功利是生活的目标,有点被动,唯有保持初心才是主观上对现实勇敢的反抗。不过有时候也没那么伟大,保持初心只是个体在追逐功利没有收获以后不得已降低要求做出的备用计划,这样大概也属于功利吧。尽管真相如此,但保持初心终究是具备符合人性需求的本能,如果还想坚持对事件的执行,可以提供动力来源。

所以,从追逐功利到保持初心,并不算成熟。

不过要算也可以算,因为明白这个道理就已经在成熟的范围以内。不成功所以理解不成功,保持初心是试图去接受本质,能够联系真诚信仰,结合永恒情怀,最有价值动力,也是现实无奈的避风港。当一件事只能通过保持初心来维持执行的话,那就非常悲哀。但当一件事还能通过保持初心来维持执行的话,那就非常幸运。

至少在大梦我的理解里,世界就是这个模样。没有激情又充满激情,无限活力然而始终缺乏活力。在这里借用狄更斯在《双城记》里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矛盾往往并不矛盾,因为人生一直都是薛定谔的猫,不同结果的定格只在一瞬间,谁都拥有几种状态。

事实如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