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希特勒回来了》:一则被称为喜剧的寓言

 氧气是个地铁 2020-08-15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希特勒回来了》被定义为喜剧,其实不科学。

不过在前面的部分,是有这种感觉,首先从主角富有争议的特殊身份看,就很有戏剧效果,尤其是当他碰上穿越这种小说惯用的手段以后。顶着标志性胡子军装形象的希特勒走在当代德国街头上,起初的茫然和并非群众演员的真实路人的好奇与惊讶形成鲜明对比,还有希特勒在任何时候都极具激情的演讲节奏,都不禁让作为局外人的观众能会心一笑。

然而当希特勒入戏以后,整部电影也就恐怖起来。

这位元首本性依旧,他的优势并没有因为对时代的不适应产生半点偏移,仍然具备大规模杀伤性,那种气场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抗拒的。希特勒善于利用环境,他更是一个心理大师,无论民众还是阴谋家都有专门的针对方案,因此能畅通无阻地迅速接近自己的目标。而当代背景也为希特勒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德国各种危机造成的民众情绪几乎就是几十年前的翻版,再结合娱乐至死的社会氛围,都让这位上世纪支配世界的超级恶魔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复活。

人民反感希特勒吗?恰好相反,电影角色里,每个人物都想通过希特勒来谋取私利。落魄的记者、不择手段的电视台副总监、野心勃勃女强人……到后来,都发展成为助纣为虐、狼狈为奸的龌龊地步。从某个层面看,他们都是希特勒再次实现阴谋的帮凶。还有更多的普通民众,他们意识上不承认希特勒,仅仅以此作为休闲对待,却在不知不觉中深深陷入这位元首的现实扭曲力(甚至可以称之为黑暗版“人格魅力”中),成为忠实教徒。

明明无关政治,却也能成为历史的助推,是无辜民众造就希特勒,也许不止希特勒。

如果这只是电影虚构的情节,那不过讽刺,及时反思就可以了。糟糕的是,《希特勒回来了》采用大量街拍,效果等同于真实采访。当演员奥利弗·马萨奇扮演的希特勒出现以后,许多德国人都向他“代表”的元首致敬,围观、追捧、合照、拥抱,甚至还有“我们需要集中营”这样的极右翼反动口号出现。马萨奇对这种“就像成为了一位明星”的感觉非常恐慌,他可是希特勒啊!

对此,德国《柏林早报》摇头,“一个假扮的希特勒,一个小胡子,就很容易让人们不再压抑自己,这深刻揭示了德国的黑暗面。极右势力潜伏到了今天,并且找到了新的形式”。类似的担心,还有很多,专家们怀疑是数十万难民的涌入使得右翼极端势力抬头,这很可能导致德国辛苦打造的趋势毁于一旦。就凭这点,《Er ist wieder da》一书就非常有意义。

扮演者马萨奇对希特勒崇拜非常震惊,好在他仍然有理由相信理智仍然存在,因为拍摄过程中,他经常被揍。而影片里,同样有这些镜头。有一位男士非常讨厌希特勒,当“希特勒”威胁要惩罚他时,丝毫不惧。在“希特勒”卖艺谋生那一段,某位长者勃然大怒,“如果2014年有人来到贝鲁特中心广场模仿希特勒而公众能容忍的话,那这对德国而言,不是什么好事”。这两位应该都是现实中的德国人吧。

而在中国,民间同样有一大批希特勒拥趸和思想执行者。

“你摆脱不了我,因为我是你心里的一部分,我来自你们所有人”。

电影的最后,希特勒意味深长地道出这样一个真相:原来造成超级恶魔的元凶是人性中丑陋一面。这句话高度概括主题,把希特勒抽象化,从而揭开普通民众潜在的邪恶本能。如果我们再联想,这个真相更不遥远,甚至就发生在生活中,比如网络暴力。只要掌握乌合之众的情绪规律,拥有煽动手段,就能够在互联网上兴风作浪,制造片面教主崇拜,聚众反智,成为意见领袖,比如某大型中文问答论坛。虽然从内容表现看,没有国际事件那么庞大,但网络暴力同样影响深刻。回到电影,当小记者被关进精神病院,电视台总监和希特勒深入合作,就已经无法阻止纳粹第二次运动的爆发。

电影结束了,可故事才刚刚开始。

或许,每个人都有希特勒。

《元首的愤怒》之NBA总决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