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你还能哭,如果你还能喝醉

 氧气是个地铁 2020-08-15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在这个面具社会里,当深入命运也即所谓长大以后,我们会丧失一些本能,看起来非常不堪和没必要实际上属于难得的真情流露尽管不完全有必要的那些行为。主要原因还在于代入感的降低,即能够激活我们心理的要素从标准上已经提升到一个全新的程度,并受到年龄增长通常会附加的被动坚强、独立意识、人生适应和理性分析等种种客观条件的影响,逐渐变得不容易公开抒情,总要像程序一样活着。

“我们还没有熟到可以交换隐私的程度”,这是现阶段社交的常态:熟人不是朋友。那种走心的关系互动,只存在于个人史公元前,最常见的模式就是读书时期。涉世未深所以冰清玉洁,思维模式简单,更容易突出人性中被隐藏的优质。所以那个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感动,共鸣美好,做出许多近乎童话般的举措。例如:喝醉和哭泣。

这不是少年的专利,当习惯使然或者被外界强烈刺激以后,那几件事都会发生。可常规情况下,哭和喝醉没那么简单。这是暴露我们包括脆弱在内本能的象征,基本属于仪式感,因此必须慎重,从而被严密保护起来。另外,一般事件只会引起性格表面的存在感:带笑地喜悦,无声的拒绝,以及无法压抑的愤怒。但是,我们就是没想过哭,也不肯喝醉。

除非到了本能指示我们应该参与,在已经能轻松应付现实的前提下还这样复古返祖,那个环境一般都非常特殊。原理是,性格只是被冷却,并不消失,所谓“时辰未到”,平时缺乏引爆点。当情绪被激活以后,或者绝望,或者激动,都应该有意识:这是另一个自己。或许不完全,却非常真实,但罕见于平时动态中。少数时候,还要恭喜,我们终于还有另一种生活。

如果还能哭和喝醉,证明心理仍然具有纯真,具有局部随心所欲的幸福。压力会释放,满足感充实,不切实际的幻觉会模糊大脑,让意识临时切换到合理顾忌最少的年代。但如果刻意接触,没事哭泣或者胡乱喝醉,那就不是一回事了,搭不着意境,也无法联系性格,只能当成一种行为,没有价值地融入现实片段里。

说到底,方式只是过程,重要的还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是社会上层的人物,这个类型的仪式感就显得更加隐秘。普通人倒无所谓,然而想要准确召唤出状态,还要寻求其中理想的部分,同样艰难。需要缘分,天时地利人和的契机达成统一,恰好还匹配性格,让记忆结合现实,最终呈现出理想的精神状态。多么梦幻的感觉,虽然整体外观损害形象,可惜没那么好的体验。就算哭和喝醉,也不是简单的哭和喝醉。

那些以社会人谋生的我们呢?则有另外的代入感。不太有趣,却也特别,就这样活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