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套路深还是城市真

 氧气是个地铁 2020-08-15

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农村从来没有那么单纯了,同样充满套路。

首先农村当然存在真情,事实上大部分友谊都是靠积累维持活跃因此固有环境更有利于关系和谐,而距离因素等会不断更新经历体验,共同造成强烈记忆载体。最重要的当属父辈主导自己有份的家庭,亲情永远需要积极地区别对待。太多生命不可无视之轻就发生于此,构成外出人士还愿意回归农村并提取正能量的缘故,社会中套路以外的精神财富。

此外,就没那么美好。事实上,在普通人能接触的圈层中,农村和城市(主要是大城市)带来的外界参与感大同小异。毕竟信息大爆炸时代,资讯来源广泛,蜗居老家还是有大把国际新闻来供茶余饭后消遣。然而农村的局限不在于知道多少常识,而是思维活跃被传统封杀,关联话题始终摆脱不了庸俗范围,像道德绑架和强盗逻辑等不成文陋规习以为常地成为所谓“天经地义”。当真相揭晓,就是套路。

农村的爱好通常肤浅,例如攀比,参与者不限年龄,无意识却实际伤害,定义往往有着雄厚的封建基础:功利化成功、偏见个性和过度狭隘着标准,等等。农村日常交流总避不开八卦,特点是人物小,事情鸡毛蒜皮,柴米油盐酱醋茶连半点浪漫和诗意都玩不动实在有违花花世界该有的本质。说“套路”,倒还高估,姑且算吧。

这样背景下产生的套路,为自私服务,讲究单方面无关目标的情绪满足,强行尬聊,包括熟人亲属们。不是农村特色,却在这里“发扬光大”,终于无法自拔。可悲的是年轻群体长待其中或者思想从未远离就容易受到污染,成为传统的牺牲品,最终只好老龄化。但例外也很多,关键在于性格是否足以对抗客观。

农村社交建立在圈层基础上,对人情世故的要求相对复杂,牵扯到面子和自尊如何有效平衡,有时不好反抗,明明大道理真诚说出来却被当成异类审视接着还不能改观态度。很多话言不由衷,才是别人眼里的标准答案,还必须承受着无畏压力笑着生活下去。我们如果不身陷其中,就会选择抗拒,却终究有所约束,无法顺利发挥。

以上问题是大社会普及现象,城市或许更严重,但仍然完全不同。大城市还要乱七八糟,办公室政治、点赞之交、塑料花姐妹等等各种人心叵测的情况泛滥。个体总要戴面具进行日常,但“虚假”得光明正大,利益相关才好解决问题。大城市生活强调的不外乎“自我”一词,身处局中可以隔离万物,社会虽然变态却始终以有限范围作为标准参考,顾虑只相关本身,因此反而容易应付。所以,“城市真”,自由万岁。

作为我来说,明显要在不可能前提下尽量对农村城市一视同仁,然天不遂人愿,受自身因素、外界强迫和客观本质决定,无可奈何,最好别被干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