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这不是支付宝广告。事实上,作为商业产品,利益始终是企业考虑的第一要素,其他人道主义情怀再来衍生。支付宝的功能很多,估计没有谁就耗光一辈子会使用其中全部。所以我这里挑出一项来指代支付宝,就是以花呗借呗为载体的借贷系统,这个功能就比较常用。 一般有存款都不必开启花呗借呗,但这年头冲动消费太正常,而且真正需要钱的时候还很多。当然,该篇并非强调这个意思,而是关乎某社会现实。众所周知,借钱自古难,即便关系好但各自有生活如果需求大也不好帮助(就像我读书时经常要为区区两百元焦头烂额),所以经常精神分裂。信用卡是解决门道之一,碰不得的高利贷没法被禁止。对普通人来说,此时,马云出手,支付宝设置额度要点利息,就能让人过度危机,或满足欲望。换句话说,就是花钱换来去掉消耗人情、尊严和时间的一个过程,何乐而不为。 “远亲不如近邻”都懂,后面再来上一句“近邻不如支付宝”。非在说明关系,就像话的前半句原义。从各个角度看,支付宝这样的工具根本无法和真实人脉相提并论。但如果具体到过渡作用,想只靠自身解决问题的话,就需要使用工具。工具,如支付宝,说到底就是个体延伸,靠信用、资本和道德等综合素质支撑起来的自我功能。 碰上困难,始终靠的是自己。贵人参与建设,当然主要在结构,关键还是回归本人意识升级问题。也就是说,没有谁能光靠别人活着,那很危险也没必要更无聊。工具,我们联合外界延续的一种能力,可以在大部分时间内避免麻烦,让计划有效被执行,以及局部提升能力。 同时还有意思:在权衡条件达成可适应认知的前提下,减少步骤可以提升成功率。行为过程中如果信息过度,涉及方太多的话,容易出现不详意外。能拥有就近原则随时操作的方式,就会增强信心缓冲压力获得充分生活的趋势,尽管苦恼程度不会由此消降,却仍然在初期抗拒哀怨。工具作为保障,解放人性。 不过只是一种情况,另外,就像支付宝弱化金钱属性从而诱发冲动消费,我们人性中不友好的那部分会被工具在不知不觉地误导出来,因此加剧妖魔化。工具延伸自我,但刻意模糊着事实,创造出一种有别于真相的人生意识,提供代入,最终带偏出早已变质的个体。人性被激活就无法控制,欲望膨胀会升级工具需求,太过依赖外物,总向往虚拟,并非好事。 然而工具依旧重要,生活答案基础来源,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能让未来担保地靠自己。所以跟马云借钱非常方便值得推荐,支付宝在手天下走。当然人脉自有优势,或无关利益因此具情怀体验,本就是世界那些美好本质,我们必须保持。一句话,要工具时选择,该人情就不犹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