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字典上概括的“无神论”,咬文嚼字,我这里不讨论社会文化,因此只说自定义,很简单,即“不相信上帝和神的存在”者。 这种情况下,无神论怕鬼吗? 不好回答。无神论首先是不相信鬼的,现代科学洗礼下的大脑自动反封建迷信,又未知现象没能正式得出“鬼”的真相。但无神论者却仍然会使用到“鬼”以及同理的神仙概念,并且参与到可以列入接近相关解读的传统习俗活动中,保证虔诚。去宗祠祭祀未必就觉得祖宗会显灵,祈祷也不在承认超自然,但真的是一种超越时空的传承,不玄乎,是仪式感,至少无神论这样认知。 以上是神,另当别论。“鬼”则在此时非专指那种传说中独立精神经常要吓死人的灵魂,常识和本能在背景干扰下产生无法抗拒的恐惧,以及作为心理阴暗面载体即毁人设隐私和性格弱项存在。鬼“天生”负面,就如《哈利波特》系列中出现的“摄魂怪”,会大规模批发消极,从而造成当事人产生反常规的行为反应。 所以无神论是怕鬼的,广义下,鬼也是无神论者的一部分。 若论概念“鬼”,大概是寄托负能量的心理作用,以无神论被培养出来的意识呈现,在特地环境中联想出来。大白天人群里,无神论根本不会怕任何鬼,只有在黑灯瞎火野外坟边孤家寡人的时候,再有丰富知识的理科学霸都难免要心虚,除突然歹徒因素外,原因就是鬼了。他们可能还是不相信鬼会存在,但在现场会下意识地主动半承认,害怕那种可能从没出现过的生物。该情景略显夸张,但“鬼”的存在感很强,日常太易见,无神论“见鬼”的时空还是蛮多的。 另外,也要讨论一下无神论的主要内容——“神”。无神论同样不相信神,但却非常喜欢“使用”神,当然是偏文化理论(有神圣、神秘和神奇的意思)。但凡刺激视觉、活跃思维和振奋精神的,都会“封神”,比如带给全世界运动快乐的“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神作为象征高级的词汇,本身就具备庞大效应,成就品牌。所以小说中经常被当成大BOSS区别对待,而全无宗教基因的很多人一直保持着对“上帝”和《圣经》的喜爱。 神鬼本质敬畏,抛开违背真相的文学描述,是心理长期对外维持的情感,对于接物待人有一定指导价值,并且会促使个体于单调日常中勉强提取出有趣内容来,尽管部分仪式不值得提倡。转型为意志和道德底线后,无神论就能从中获取灵感,可执行行为所演变的趋势看结果或许和宗教人士没有太大差别。论有无神,全凭个人。 林书豪向来强调,是上帝给他力量。而在无神论眼里,“上帝”等于信仰。无神论不相信上帝,毕竟接触不到,但信仰却普遍存在,谁都有资本拥有。虔诚神父在上帝那里得到活着理由,无神论则借助信仰确保不至于永远堕落,殊途同归,道不同相为谋。 最后,无神论也怕“鬼”(引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