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都没有只能追求自由

 氧气是个地铁 2020-08-15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以前念过两句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也就此发表过相关评论,主题偏向“生命”,而本篇是从不同角度新说,主旨“自由”。自由如同文中所描述的那样向来被视为人最重要并天生赋予的基本权益,是在事实确定后无法使用任何成本和代价进行交换,因此监控加囚禁是除非人道酷刑以外非常严重的惩罚。

但自由的概念不仅人身,于是市场早有流传,某被陷害者仍能在牢中著作,由于精神是发散的。同时许多随处走动的民众却头脑一片程序化,按照被设置的惯性走流程,若没有被控制操作行为反而感觉生活更累,这就是失去自由的典型,哪怕娱乐聚会爱好全都得到满足。另外,太政治化的那个类型超越我们以个人所能为,又是另外一回事,不好讨论。

一个现象,如果提问,大多数人是难以赞同自由达标,总会有各种限制干扰着本该更好的舒适。其实,这里边有事实,但也包含由欲望主导的贪婪。毕竟通往自由的道路充满各种牺牲,特别是在个人能力无法大范围扩散因此获得物质和存在感的时候。自由需要足够承重载体,而我们总会低估,这组矛盾导致怀疑诞生。

换言之,找不到的自由可能被忽略。

如果以个人体验的方式对待,自由反而没有看起来的那样高深。联系到其直接反映为提供舒适,甚至还很亲民。比如自由可以简单到任意切换模式而毫无违和即宅能得心应手而在弱社交中不手忙脚乱。自由是结合个人情况来适应客观,按照回馈的积极程度判定分量。说到底,还是得靠我们创造资本和优势。

所以厉害大佬们非常自由(同时也非常不自由),他们对可行需求论实现条件理论上从来不需要计划,关注焦点上升到更高境界,讲究的是内涵中如何影响世界的那些效应。处于这个阶段,一般自由无需顾虑,且具可替代性。钱,是真的可以买到“自由”。带引号的概念有时候就能不必注解地等于词汇本义,真相本来如此。

庆幸的是,自由并不“拜金主义”。自由是人类社会美好的正能量,从来都一视同仁。那些被资本和优势累积起来的自由,不是自由的全部。当个体一无所有什么都欠缺想搞事情根本找不到方向整日辛苦却没半点进步的时候,自由永远唯一可接触。什么都没有吗?或许我们只能追求自由。

平庸困境下的自由,欲望受限无法放肆,条件轻松,十分方便,只要合乎规矩地保障自身行为最大化意识(自己当家不被逼迫日常),只要所维护交际拥有应付多项情景的系统(有不同性别几位熟人真诚交流喜或忧心事也能避免遭受过度侵权隐私),只要思维超越现状并有办法将其转化为现实可视载体(有一直坚持的爱好和梦想)。那句话是这样的,“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一定要自由!哪怕可能会不自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