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算心灵鸡汤吗?

 氧气是个地铁 2020-08-15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类似的文段还有很多,并且有时通通被归纳为心灵鸡汤,标准是简单粗暴的自我感觉。以这句为例,接收的命运包括否定和改造,等等,最后面目全非地被“钉上耻辱柱”。我无意为这个观点“平反”,毕竟确实有硬伤,但玩太过就显得没必要。他和看起来相近的句子仍然有很大区别,因为其结构中出现保障性情感来支持现实趋向合理,并非完全劝听众颓废。我的建议呢?不必奉为圭臬,但只要能从中合理提取出正能量并对生活形成有效参考的,就算好事。

具体怎么看呢?首先这不是一个道理,不提供参考,具有相当直接的刺激属性,最初营造出来的是精神胜利的错觉,特别针对缺乏变量的小人物现实生活。当个体不慎中毒以后,会偏离实际情况地自欺欺人,那就危险。不过观点中的素材却是真实的,“苟且”跟“诗和远方”构成矛盾主导生活,如果换个表达方式和创始人甚至能上升到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

比如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政治不正确一下,是否真有那么神奇,可以屏蔽任何旁观定义“心灵鸡汤”的意见呢?当然,哲学家们的道理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激励无数大人物改革世界,份量摆在那里。而我借此说明的不是名言警句本身,而是个体如何使用名言警句或者相关市场流行文化这个过程。

本来想只依靠座右铭代替自身努力来创造社会价值就非常不靠谱,任何理论都需要人物执行才可以展现威力,所以言论的核心是能力。马云能从路遥的《人生》中觉悟到后来成立阿里巴巴的真谛,我们最多觉得阅读名著很有趣。差不多的案例还有非常多,马云本身也经常原创真相,被做成当然受益,关键在于受众太弱,无法消化。同样的道理,不同对象处理过后,效果是完全好几码事。

明白道理不难,区别是否为“心灵鸡汤”全凭主观,主要看事实。事实不仅包括既定成功,还有受限条件和能力但无法掩盖的格局与境界趋势,转化为日常现象就是对心灵鸡汤和正能量尽量科学的鉴定。事实上,信仰道理不必具体到标点符号,那是一股潜移默化模糊分类的斗志在打通每个基因,产生条件反射,指导个体应对所有处境,道理比知识更加重要。

这种经验是在积累足够数量的事件后才推进的结果,而生活本来就不断推陈出新着花样折磨心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合适地使用赋予在身上的种种因素。主动思考,积极有把握地学习,增强决策和判断能力,调动本来不存在的优势,争取上进概率,让道理前所未有始终在运动地真实。于是,在目光所及处,百毒不侵,就算心灵鸡汤都能找到正能量的解读方式,然而那个阶段的我们再没必要依赖外界。

道理加持还会改变很多现状,处境向好,吸引幸运,人格魅力也会丰富。这里的道理当然不只是思维模式,必须通过被执行过并存在个体人生中来呈现动态。再不济,道理还有作用,确保我们拥有独立权,可以认知外界声音中的友好或不和谐。

生活万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