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人都能治愈系

 氧气是个地铁 2020-08-15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

从大背景看的话,人一般都是渺小不受在意的,即便那些伟大人物离世同样无法影响地球转动。而不需要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分析,只要思维贯穿历史,个体生活就更加不值一提,天大私事都是可以被遗忘的。不过论第一视角的话,我们又是自己人生里的主角,就算宇宙太格局庞大都好像没有身边某次意外来得重要。这个现象可以继续延伸,普通人即便陌生未必就没有存在感。

尤其人非常复杂,虽然心理学和人生经验等能洞察我们大部分反应,但永远别想真正认识一个人。有没有必要而已,个体除非职业否则没有那么多兴趣和情感在意所接触的所有人。当然,个体本身对于社会同样不重要。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无法影响其他人。

在影响中,有积极的一项,是治愈系。所谓治愈系,就是让人心情变好。别说人,万物皆可能,比如猫就被证明能让人快乐,而购物、阅读和喝酒等行为也有相当不错的帮助。人呢?作为上帝在地球上最极致的生物艺术品,自然更具杀伤力。

人有治愈系好理解。论颜值,美女总会有人格魅力。或者笑容,喜欢笑会给其他人留下深刻印象和性格亲善的感觉。以及才华,你能驾驭文字画面引发千万读者共鸣,或搞出创意让观众大开眼界,就有办法让别人反过来治愈你。尽管如此,但事实是,治愈系不一定对自己有效。比如大喜剧演员都会抑郁症,卓别林和“憨豆先生”如是,压力山大。还有一个原因是,具备治愈系属性,是每个人的特点。

首先排除那些十恶不赦的大混蛋人渣流氓之类,他们只配拥有可能性,但艺术加工下的巨著可能会赋予这种身份一些条件来升华作品,这在现实中比较少见。此外,就连衣着邋遢职业普通的任何人比如乞丐和小贩,都可能使一群人高兴。还记得那个撞脸罗志祥的摊主吗?这就是治愈系。而短视频中表现正能量经常会请出一些环卫工人和拾荒者等,同样感动中国,他们在生活中不太被我们重要,然而经过故事加工后效果完全不同,这就说明人都能主导治愈系。

这个事实可以被我们使用。毕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个体生活悲观总会在数量和程度上总会远超乐观,于是需要治愈系来改善现状。可是依靠外界来过渡情绪结果会非常脆弱,一旦所信赖的参与者没有错误地抽身,个体立即陷入更加绝望的境地。我们都渴望有人能理解,可未必能如愿,而且有时正是所倚仗的对象出问题。当全世界所有治愈系都无效时,只剩下治愈系本身能用了,其中最主要的元素,是时间、外界和我们自己。

时间会扩大格局,让大事微不足道。外界提供素材,人物和事件,修改记忆。我们自己则负责理解和接受信息,确保生活不至于太过绝望。当然,这是比较紧张的治愈系实践过程,平时的话,我们不必如此复杂地对待治愈系。能如上述所举案例,偶尔能看到美女,有人在笑,和所见皆才华,就能保持一下好心情了。

那我的治愈系是什么呢?生活,可能有些熟人才能客观对待吧。唯一确定的是,我对我最重要的治愈系是独立思考,这确保我始终愿意倾向乐观——我不喜欢笑,但确实乐观。写作则是另一个维度,我希望能让自己的文章治愈越来越多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