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歌: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氧气是个地铁 2020-08-15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

在广告营销中,“定位”是非常经典的带货模式。而于娱乐圈,却在促进成功基础上多出一份限制来,比如六小龄童一辈子都局限于孙悟空,周杰活成了尔康的表情包。曾经,胡歌也受困于该悖论中,是他亲自通过电视发现的痛点,而车祸的降临则升级心理地改变着这位上一代小鲜肉典型的戏剧人设。胡歌确实没错,他不仅像出道那样只能穿古装而已。

不过最早没那么复杂,胡歌就是《仙剑奇侠传》这款游戏的忠实玩家,读书经常娱乐因此非常熟悉世界观,而他本身也风格延续至今地天生有趣,特别符合李逍遥这个角色。胡歌早期对能够驾驭古装是非常兴奋的,一点小事都能高兴半天,这是人之常情。但随着深造行业,胡歌的境界开始升级,变得大格局起来。

虽然“李逍遥”等一系列优秀定位红利能让胡歌凭本色出演就轻松吸金千万以上,但危机意识和市场竞争压力以及真正匹配他认知的生活态度决定:胡歌需要转型。用胡歌自己的话来说,“(其实)我是一个演员”。这句话放在周星驰的《喜剧之王》里充满辛酸,胡歌的意思则想甩掉额外的偶像包袱,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老艺术家。

当然没那么容易,即便他是成功的演艺界大佬。胡歌先非常果断地拒绝片酬不菲的套路戏,投入职业精神在一堆质量中等的都市剧中,可惜没得到什么现实回应。而《轩辕剑》这款不钟情的作品反倒刷屏则像在变本加厉地否定他的梦想,于是胡歌也迷茫,一边工作一边思考人生,焦虑无需被贩卖到极致时还忍不住呐喊一句,“好没劲啊”。

胡歌没有妥协吃老本,更不必要等死,他以一种后来被传说成接近韬光养晦的方式创造机会:演话剧。胡歌被嫌弃过,还是由于那个该死的定位,毕竟名气有时真的在诱惑人贴标签,改变要靠自己。这是无奈的过渡,夹杂着不确定性和自我判断,但因为作品大师级别,加上自己觉悟够充分,胡歌真的就扛下所有挑战,而几个专业奖项则作为褒奖和肯定。以至于胡歌好像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到后来坦言“演话剧真的很有意思”。就这样,胡歌走上重新证明自己的道路。当自己在有基础的情况下努力到一定程度时,幸运就会过来无缝链接的。

《生活启示录》让胡歌第一回完整体验到成功转型的乐趣,从此才走得比较顺利而已。《四十九日·祭》和《伪装者》将胡歌的另一个版本尽量展现,他真的在实现徘徊好久的梦想。《琅琊榜》让胡歌破戒古装,但“梅长苏”可不同于李逍遥们,是个新形象,完全不妨碍胡歌升华。不断增加的角色类型丰富着胡歌的定位,早就将他从“李逍遥”的轮回中拽出来。这种状态非常完美,胡歌评价,“我在摄像机前、舞台上充满了激情,我演的角色越来越成熟”(这是几年前的话,但至今有效)。但遗憾是,生活太少。

于是,胡歌选择不做演员。他开始生活,但并非那种物质享受,正如他小时就有过的状态一样愉悦精神,具体形式为社会活动。就最近而言,胡歌出席慈善论坛、当上公益志愿者和担任北京冬奥会大使,将做人的乐趣都普及到日常中。当然,高大上只是胡歌的一种生活方式,他还有更接地气的活法。

可互联网也曾对胡歌的留学言论暴力过,但同行们都站出来坚决为他发声,直呼不可理喻。林依晨说,“观众也许会笑看艺界人生,但我知道,他对自己的演艺工作可从来不开玩笑。”

通过即便只能间接旁观的文字采访和资料,胡歌“二货逗比”的生活形象也跃然纸上,就像个好朋友一样亲民。比如兴趣爱好之一的摄影,最初只是为了撩妹泡妞,“极端”做法是拿着供不起胶卷和冲印的相机约拍女孩子。成年以后拍戏期间,胡歌也在现场到处玩:“盼望”导演摔倒、网购道具恶作剧、藏起经纪人手机被反声称报警捉弄地脸色哆嗦。

所以,胡歌在内部有个外号,“初中生”。

今天,胡歌生日,来一句没有迟到和提前的祝福:Happy birthday to you!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