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疯子不做傻子

 氧气是个地铁 2020-08-15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

“尽管叫我疯子不准叫我傻子”。

田馥甄一首《魔鬼中的天使》唱出味道,特别是以上那一句。虽然主题爱情,但我觉得可以推广到任何特别是最广泛的一种情景,即生活本身。毕竟讲生活,我特别擅长,尽管观点不一定正确也无法得到全部人认可更重要的是未必就能流行起来。言归正传,我想说的是:做人,做疯子不做傻子。

说实话,我们太容易被当成傻子对待。或许有时执行者正是熟人,话题也非常离谱,当然出发点或许无意识但本能优越感甚至比较友好地出于关怀。但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只觉不舒服,有种智商受到侮辱的待遇。更多情况,代表则是一般有接触的路人,基于人性弱点比如利益相关,产生的一种无关学历的认知偏见。

有些文化提倡我们当“傻子”,所谓“吃亏是福”。必须承认,个别问题不必计较,心照不宣地浪费代价,最高境界就是“大智若愚”。“傻子”有时意味着不求回报地心甘情愿付出,当然是最终也没有好结果那种。同时也有一部分内容是不符合世俗定义,再往上就是激活悖论乃至推动社会进程,话题早已超出本文想描述的领域了。

生活就是这样,他的本质太过神秘以至于看起来像是在要求你必须傻,然而我们往往就答应了。

我不答应。做傻子是会被欺负的——这里的傻不是绝对单纯或者善良那种被歧视却高贵的优秀性格,也并非指代天然心理智商缺陷,而是真的糊涂愚蠢,或者因为一些经历和做法出人印象流化。对我来说,傻子意味着自己要放弃话语权,永远参考外界设定的规矩修改自己,完全就是《楚门的世界》,太单调了。可惜,到底太弱,我至今还在循环初级,依旧只是个傻子级别。

所以,刻意避免做傻子就只能选择当疯子。疯子可不是精神病,在人文语境下相当于穷人版的孔子老子鬼谷子之类代号。“疯子”就是一种生活哲学,核心内容为疯狂,主要在于尽量真正落实计划和执行相对圈子比较少见的行为。毕竟真正惊世骇俗的壮举从成本到能力还是不怎么适合普通人,但疯狂不过非常亲民的实践,每个人只要愿意都能投入精力去操作。

疯狂具体怎么做因人而异,也不一定受到推崇。如果思维局限,特别是久居农村的生活玩家,特别迷信且狭义起“落叶归根”和“安居乐业”。这是好事,因为证明日常稳定而且完成了大部分世俗任务,理论上高枕无忧,太疯狂反倒要搅乱趋势,看起来得不偿失。有些人却不能这样,物质危机充足迫使必须破釜沉舟,于是爱好起疯狂来,也就成为对抗生活的活跃分子。这样做有两个结果,也就我以前说过的:做事和别人不一样的,不是高手,就是神经病。

要么成为神话,要么成为笑话。

疯子就是这样。但总体而言,还是后者居多,而且整个过程都会被外界视为傻子对待。当局者迷,有时看,疯子确实约等于傻子。世界上真的没有完全的感同身受,再怎么强调心理代入,也无法绝对取代从而进行思考。鲁迅有言,“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是觉得他们吵闹”。大概如此,我们该怎么活就怎么活。

人活着本身就是各种不痛快,只有活着本身最痛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