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氧气是个地铁 众所周知,抽筋是非常痛苦的,摊上者是生不如死、欲哭无泪,好像全身对我们不够重视它们在警告无效后的一种反抗。那是想动也动不了的难受,必须双手扶着疼痛的那只肌肉僵硬严重的小腿(以此为例),有时候还需要别人及时帮忙,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才会开始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还不能马上做剧烈运动,说起来都是泪啊。这样的痛苦,谁都不愿意惹上。 但如果加上一个前提,比如玩篮球呢。在野球场上,抽筋经常是尽力的最好证明,至少对我来说。虽是半场奔跑,但在对手全程紧跟下体能消耗非常大,出汗多容易流失氯化钠及钙、钾、镁等电解质,导致肌肉痉挛……好吧,这里不是医学普及课堂,我想说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找到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底线或者侧边命中一个三分球,真的很爽。 问题是,机会没那么简单,这才需要以抽筋为风险使劲奔跑,和队友配合,寻找空挡,接应传球,发挥手感。严防死守下虽然命中率降低,但是兴奋度会上升许多。这个时候再加上会抢篮板和会突破的队友,感觉更加美妙,组个队说不定还能守住擂台一两局。篮球能够打成这样,方有些趣味。 我会抽筋大多发生就是在这样的对抗里(姑且称之),最残酷的一次是左腿抽完带伤上阵没几分钟就抽右腿,无奈让贤退赛,眼巴巴看着别人happy,实在是意犹未尽啊。还有一场游戏赛,我遇上三分大爆发的好事,正打算大开杀戒,没曾想抽筋恶魔再次降临——在一边底角三分线接传球迎着防守跳起准备投篮时,人在空中小腿突然大发脾气,疼痛难忍。我赶忙把篮球扔出去,然后倒在地上按摩肌肉。让我高兴的是,那颗三分最终还是命中,可惜又要换人,不能再战,遗憾啊。 从这个角度看,抽筋虽然突如其来大煞风景,但也不是十恶不赦大魔头。当然,没人真的会喜欢抽筋,我也不例外。我怀念的抽筋是在篮球场上尽性游戏,是一种从实际参与而不是球星光环引发的运动魅力。那是持续对投篮的向往,其意义不仅仅来自连续三分球命中带来的自定义潇洒,而是以此为载体追求哪怕短暂、渺小、虚幻却深有体会的胜利。 在篮球场上投以百分百的精力,再加上符合水平的手感和发挥,偶尔在汗流浃背中玩到虚脱可谓痛并快乐着,是一种不错的享受。我并非什么厉害的角色,所以不去苛求在多个方面上球技的大幅度提升,或者心中带有关于篮球方面的负担和思考。站在球场上,我只想更好地体验到篮球这项运动带给自己这样一个普通人的乐趣和幸福,期待不会遇上太多胡闹的家伙。 抽筋只是说法,最主要的还是把篮球玩得舒服。在疲惫工作以外,尝试努力的过程中,的确需要这样调动情绪的运动来修饰生活。不管是出于兴趣、活动或者锻炼的考虑,希望每一个喜欢篮球的小伙伴都能够坚持对这项运动的热爱,不要因为踏入社会而远离那个曾经让我们疯狂过的地方,哪怕要等到春节回家才有理论上的可能去触碰那小玩意,也不妨脱下西装披上战袍丢掉一切烦恼站在球场内,投一个篮去。到时候会发现,篮球就是不可磨灭的青春记忆。 2016-8-21写 文笔受限 我打球至今体能上来 再累也不抽筋了 目前无法打球,更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