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关于补泻
2020-08-15 | 阅:  转:  |  分享 
  
想用足三里这个穴位祛湿是要用补法的,用补法相当于增加了胃的降浊功能,并且增加了脾胃的运化功能。有的人总是纠结足三里有两边,先左边还是先右边,
无所谓,左边也行,右边也行,并且我们通常建议一天只用一侧的穴位,第二天再用另外一侧。除非是一些特殊情况,有些人左右不平衡时才会去考
虑到底用左边的穴位还是右边的穴位。推荐了足三里,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补足三里呢?不完全是。有些人补了足三里就是不舒服,说明有两种可能
性,要不然是有胃火,本身就热,再补它就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总之不能补;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胃经不通。不管是因为什么不通,是受了寒
不通也罢,里边有热不通也罢,或者甚至有些人受了外伤,这些情况都可以合并在一起解决,就是足三里这同一个穴位先泻后补。泻是泻什么?是通
过泻足三里这个穴位去通经络、清虚火,这两个功效都可以通过泻足三里去完成,至少可以说不会让你用这个穴位时特别不舒服。把虚火清掉,把经
络通开了,踏踏实实地补,相当于在给它增加功能之前先把道路清开,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有的人泻了两次、三次还是有火,还有热的反应,把
手指头放上去脚就呼呼地热,这就是排热的反应,把热排完了就可以补了。用了很多次还热说明胃火太大了,那就继续泻,没有什么别的更好的方法
,这些火气你也用不上,只能泻掉,泻完了再补。其实这样用一个单独穴位的补泻配合也体现了导引按蹻灵活的特点,不像吃药开方子,下次复诊的
时候去改这个方子。咱们今天用了穴位,身体做出反馈了可以当时就调整,可以随时根据身体反应做出调整、做出应对。就好像你在战场上可以随时
对我方的部署做出调整一样,不能说在京城下了一道指令,在战场上甭管什么情况都必须这样打,这种仗能赢才怪呢。在战术层面能做出这种灵活的
应对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不太容易掌握,本身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补,什么时候该泻的,那怎么办呢?首先要注意观察身体
的反应,这也是导引按蹻中的八种反应:酸麻胀痛,凉热风湿,这八种反应代表了身体、经络不同的状态,你要去仔细观察这些反馈,通过反馈来判
断现在是什么状态。刚才举的例子,比如你泻足三里的时候感觉很热,手指底下的穴位很热,或者说整条腿、整个脚都很热,其实就代表还在排火、
清热的状态中,那就让它清完再去补;或者泻足三里时很凉,好像有风,甚至体温都开始降低了,这个时候代表没有什么火了,都是寒,就踏踏实实
地补。而且补的时候有些人越补越冷,这也都是好事,能感觉到冷,说明这些风和寒都在往外排,等排完了,脾胃的功能就增加了。至于导引按蹻怎
么操作,怎么补泻,可能还是有一些人第一次听直播,不太清楚,到时候可以在群里问一问、讨论一下,或者可以去听答摩课堂有一个课程《穴位密
码》,在第一次直播里有具体仔细的解释导引按蹻怎么用,并且也仔细解释了常见的这八种反应分别代表什么。以后大家慢慢对自己的身体了解了,
大概掌握一些辩证的规律了,也就能知道什么时候该补,什么时候该泻了。经常是通过一些症状去判断,比如说胃很胀,胃热善饥,很能吃,吃得特
别多,又有口臭,嘴里边有味儿,甚至牙龈有点肿痛上火了,这些都是热症,大概率就是有胃火了,那就踏踏实实泻足三里。或者说有一些寒症的表
现,比如胃寒、大便不成型,那就用补法。通过症状或者感受去判断补泻,用得越多其实越会发现补泻配合的好处到底是什么。补足三里怎么操作呢
?是用中指朝着脚的方向轻轻按在足三里这个穴位上,按着就不要动了,越轻越好,这样至少保持三十分钟时间。但是也不是很绝对,比如点了三五
分钟,出现打嗝或者胃胀,往上顶了,那就不要补,转过来泻。泻是中指的指尖朝向膝盖的方向。导引按蹻就是用在经络方向上迎随补泻的方式去调
整一个穴位的补泻。答疑环节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它是属阳的经络,由脸上走到脚上,所以顺经为补,补是朝脚的方向的。祛痰、祛湿都要靠补足
三里增加胃的降浊功能,补是目的,泻是手段。当你的胃里有虚火,或者胃经不通畅的时候可以靠泻来通畅,之后才有补的条件。Q1、关于饭前饭
后的问题。饭前无所谓,补法饭后可以用,泻法最好饭后隔一个小时再用,因为泻得太过会影响胃的消化功能。Q2、导引按蹻能不能隔着衣服做?
可以隔着衣服做,前提是衣服透气,甚至隔着棉裤也行,只要能找准穴位。皮裤不行,防风的衣服不行,隔着雨靴也不行。Q3、胃酸多的问题。胃
酸多不是问题,如果泛酸、打嗝就变成了问题。这时仍然要增加胃的降浊功能,让它往下走,往肠道里边走,就不是太大的问题,保险起见可以先泻
后补,先泻一点虚火,泻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胃酸反而有点多,有点往上返,没关系,这样泻十五到二十分钟就行,不用泻半个小时。补的时候要注意
胃里偶尔会有一点胀等不舒服的反应,这在处理胃酸这个问题是相对正常的,继续去补,目的是为了让胃酸往下走,而不是往上走。通开了以后可能
觉得舒服了,但未必一次就能解决,可以尝试多做几次。如果不舒服得实在很厉害,开始有点痛,或者有想吐的感觉,那就回过头来泻一会儿再补,
总之,补是目的,泻是手段。Q4、穴位那一小片开始凉,而不是在经络上和脚上下是什么情况?这就是穴位的反应,慢慢的反应会沿着经络会往下
走的。Q5、用了右侧的足三里,左侧的腿开始凉了是怎么回事?这也是穴位的反应,身体两边胃经是相对应的,是镜像的,用了一侧的穴位,另外
一侧也会跟着开始运动。说明可能凉气通过对侧的经络往出运行可能更快一点,更方便一点,这是身体自身调节的反应,这也是为什么穴位用一侧就
行,不用把两侧都用了,身体会帮你选择邪气从哪里排出更快,这个事儿咱们自己说了不算,身体会自动应对的。Q6、什么人不适合用足三里?真
正不适合用足三里的人真心不多,足三里是保健大穴,甚至有人评价为有病无病足三里,保健、治疗时很常用的穴位。但是有些人因为经络不通,或
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会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觉,初学者不敢用了没关系。另外,经常腹泻的人,是可以先不用足三里的,因为腹泻的问题更多是要通过补脾治疗,这时再增加降浊的功能,有可能让腹泻更严重。剩下的人不能用足三里的情况实在特别少见,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62019...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