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包法利夫人》:一个女人要死多少次,才会明白出轨的疼?

 空谷罗汉 2020-08-15
《包法利夫人》:一个女人要死多少次,才会明白出轨的疼?


作者:金小贝

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很多成年人对待婚姻爱情,只靠“感觉”,天性多情浪漫,对爱情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

对待孩子,总希望他乖巧懂事、聪明伶俐,成为有出息、赚大钱的“上等人”,让家人沾光一起享福。

他们把自己的梦想和期望加到孩子身上,试图从那里获得自己没有获得过的成就感,于是,给予孩子不切实际、脱离现实的教育。

可是人生本就充满意外和惊喜,又哪能被设计呢?

浪漫,挺不错的一个词,世人都喜欢。然而,浪漫这个词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美妙,当浪漫脱离了现实,浪漫就不堪一击。

而今天我们要读到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1856到1857年间,法国《巴黎杂志》连载了一部小说,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怒不可遏的司法当局对作者提起公诉,指控小说“伤风败俗、亵读宗教”,并传唤作者到法庭受审。

审判的最后是以“宣判无罪”告终,而隐居乡野、藉籍无名的作者却从此奠定了自己的文学声誉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这位作者就是居斯塔夫·福楼拜,这部小说就是他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这部小说不仅标志着19世纪法国小说史的一个转折,而且还在世界范围内影响了小说文学体裁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有意思的是,福罗拜创作这本小说的契机,是因为他看到了一则关于少妇自杀的案件而展开想象。

下面请跟随小贝的讲述,来看看当理想和浪漫脱离了现实,会有什么样的悲惨结局。


01


爱玛出生于乡村,她的父母为了让她看起来更高贵,让她去修道院接受大家闺秀的教育。在那里,她读了很多浪漫主义小说,满脑子诗情画意,什么风啊,树林啊,月下小艇,林中夜莺,勇敢如狮、温柔如羔羊的骑士。

可她自己生活圈子的人们,每天来来去去,为生活奔忙,满不在乎地往道旁吐痰,津津有味地喝肉汤,她和这些人没有共同语言,他们和她的思想感情相隔十万八千里。父亲怜惜她,不忍心让她在田庄上操劳,她整天无所事事,日子过得和钟摆一样单调:没有什么可兴奋,没有什么可感受,于是,她期待着爱情。

她所幻想的爱情是这样的:自己住在一所古老庄园,整天在三叶形穹隆底下,胳膊肘支着石头,手托住下巴,遥望一位白羽骑士,胯下一匹黑马,从田野远处疾驰而来。

就在这时候,医生查理出现了。在庄稼人眼里,医生是有身份的人,何况他还治好了艾玛老爹的腿,可见很有学问,爱玛于是成了医生太太。

然而她所期待的爱情并没有到来。包法利医生既无才干,又无雄心,举止无风度可言,谈吐和人行道一样平板。他既不会游泳,又不会耍剑、放枪,和爱玛心目中的骑士完全不沾边。

这是一个老实本分、爱她如命的乡村医生,为了让她快乐,查理离开苦心经营多年的家乡,离开自己的老主顾,到一个民风势利、风景与交通都差强人意的小镇重新开张。可是这一切并没有换来爱玛的快乐,她的忧愁和苦闷在邻居和丈夫眼里,是精神的不正常。

这个丈夫无法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启发她领会热情的力量、生命的奥秘。他一无所教,一无所知,一无所期。

艾玛懂音乐,懂绘画,会操持家务,会烧精致的菜,会拿青梅在葡萄叶上摞成金字塔,会给丈夫做漂亮的绣花拖鞋。

这样的女人,渴望的不仅仅是炽热的爱,还是能够一起聊天,与她共鸣。要欣赏她,宠爱她,包容她。

可是查理尽管很爱她,很以她为荣,却只是在每一个行医归家的夜晚,心满意足地吃完给他准备的晚餐,谈一谈他走过的村庄,医过的病人,开过的药方,就身子一挺,打起鼾来。

她曾经在花园里给他吟诵那些忧郁而浪漫的诗歌,可是吟诵之后,她发现,查理并不因此而爱情加重,感情加重。他对她的感情流露,是例行公事:何时该吻抱她,都有时间的规定和程式。

她像是拿火刀敲石子一样独自敲打着自己的内心,除了灼伤自己,使自己陷入难以忍受的火焦火燎之外,毫无用处。

她开始讨厌丈夫从头帕里露出来的头发,讨厌他的家境,讨厌他的母亲,讨厌她所看到的一切:那语言粗鄙,行动猥琐的邻居。

直到有一天,她参加了一场上流社会的宴会,那是和她在书中看到的一模一样的场景:日夜不停的舞会,香气四溢的美酒,装扮富贵的妇人,俊美聪明的男子,姿态优美的调情,恳切优雅的献媚。

就像在她的生活中凿了一个洞,她窥见了荣华富贵,从此再也看不上小气平庸的乡镇生活。那个风度翩翩的子爵被她当成了理想,她甜蜜地憧憬,期待奇遇降临,期待生活改变。她把理想当成了现实,把现实当成了噩梦。

后来,艾玛生下了一个女儿,并认识了一名律师——实习生莱昂。两人相谈甚欢,经常的交换书籍和歌曲,然后正如我们猜的那样,艾玛爱上了莱昂,但她也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于是把心思放在了家务上。

而莱昂也同样陷入爱情的漩涡,为了躲避,他跑到巴黎去念书。艾玛虽然拒绝了这段感情,并感动于自己能够抵抗情欲。然而她的内心是向往的,她把自己的苦闷求助于宗教,却得不到任何帮助。

百无聊赖的生活,灵魂的苦惘,对爱情的渴求,决定了风月老手罗道耳弗一出现,爱玛就要落入他的掌心。与其说她爱上罗道耳弗,不如说是爱情的幻梦把她推向他的怀抱。

爱玛凭自己的想象,以为爱情犹如来自九霄云外的狂飙,伴着雷鸣电闪,席卷人的整个意志。她按照幻想的模式投入爱恋,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毫无保留,把一个女人对爱情的全部狂热和柔情献给了这个情场浪子。

这当然引起了罗道耳弗的轻视,爱情的新鲜劲一过,他就开始冷淡。可是陷在热恋中的她,毫不自知,还筹划着与情人远走他乡。因为在她的幻想中,在她看过的小说中,“把情人带走”是多么司空见惯和理所应当,又是多么激情澎湃的套路啊!

艾玛要求罗道耳弗把她带走,和她一同私奔,然而,这个罗道耳弗完全就是个口是心非的伪君子,他只是逢场作戏,欺骗了爱玛的感情,他托人送爱玛一封信,说私奔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都不合适,艾玛终有一天会后悔。

艾玛非常悲伤,当天晚上又发现罗道耳弗坐着马车去找了他的另外一个情妇,艾玛当即晕倒,并生了一场大病。

她又遇到了莱昂,这个曾经被她拒绝过的实习生已经成了一名老司机,重新追求她。

这一次,她马上就答应了,并一如既往地狂热,仿佛是要挽回失去的一切,也仿佛是天性就这么淫荡,又或许是人在末世中的那般破釜沉舟。

为了和莱昂相聚,并保持理想中贵族的生活状态,在莱昂不足以承担他们偷情时住的旅馆费用时,她瞒着丈夫,把房产和全部物品抵押给高利贷商人。

每周一次的约会,成了她快乐的全部源泉,她沉浸在这里无法自拔。只是在每一次激情之后,她的脑海中都会闪过一个英俊、富有的男子形象,那是罗道耳弗,一个伤他最深的男人。乃至于她和莱昂终于也彼此厌倦,她在看透“偷情也像婚姻一样终于会平淡寡味”之后,仍然保持着给莱昂写信的习惯。

因为,这就是小说中爱情应该有的样子。多么可悲又可叹!

终于,她再也无法偿还高利贷商人的债务,所有财产要被拍卖。无路可走之后,她去找莱昂借钱,可是这个小文书,懦弱而小气,没有借钱给她。

为了避免这种暧昧的关系影响到自己的前程,莱昂开始与艾玛保持距离。

艾玛又去找公证人,希望能够借到钱,这个人却趁机想占她便宜,她大骂了一通,夺路而逃。

她无可奈何,收拾起自己的屈辱,去找前不久已经回来的罗道耳弗。

走在那条她曾经无数次踩着清晨的露珠,压抑着激动得怦怦跳的心去见心上人的小路,她百感交集,欲哭无泪,只觉得世事的变换无常和造化弄人。

罗道耳弗,她的老情人,曾经说过无数次爱她,愿意为她放弃一切的人,在听到她借钱的来意后,说:“我没有钱。”

她悲愤地喊道:“你要是没钱,你的铳把子不会镶银,你的马鞭上不会镶金,你不会骑马打猎,远游巴黎!”

可是,罗道耳弗依然冷静地说:“我没有钱。”

呵,摧残爱情的方式很多,不过连根拔起的狂风暴雨,却是借钱。

爱玛走投无路,万念俱灰。她溜进邻居的药房,抓起一把砒霜就吞进肚里。两天之后,在痛苦和丑陋中,她死了。

临死前,她大叫了一声“瞎子”,然后在疯狂绝望的狂笑中,一阵痉挛,倒在了床褥上。

而查理也在变卖家产为艾玛还债时,发现了自己妻子的两段奸情,他极度痛苦,心碎而死。他们的女儿被远方姨母收养。


02
从表面上来看,这个故事就是我们在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桃色事件,但福楼拜想表达的远远不止如此,艾玛的悲剧不仅是因为她自身的悲剧,更是原生家庭教育的悲剧、婚姻的悲剧、时代的悲剧。她的情感堕落的过程,有着怎样的社会根源?接下来,我们就来逐一讲述。

一、原生家庭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爱玛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女,她的父母却异想天开,让她去修道院接受大家闺秀的教育,害得这位乡村少女整天向往贵族社会的“风雅”生活。

她把小说书上描写的当做现实,而把环绕着她的现实当成梦。她在幻想中生活,时刻期待奇遇的降临,好像沉了船的水手,向雾蒙蒙的天边寻找白帆的踪影。失望之余,她更觉生活不堪忍受。谁也不理解她的苦惘和抑郁,只以为她神经有些毛病。她在幻想中生活,一生都受着幻影的欺骗,不知不觉犯下许多过失。她追求细腻的感情、丰富的精神生活,结果却是耽于物欲和娱乐。她最大的错误是不理解贵族的“风雅”是需要财富作后盾的。她为之神住的那种爱情,需要庄园、别墅、高车驷马和华美的衣着打扮作陪衬,缺了这点富贵气,“爱情”便失去了光彩。

她是个乡下人的妻子,却向往贵妇人的生活方式,她根本不理解现实,如何能逃脱自我毁灭的命运。可以说,没有她父亲的虚荣,让她接受与自己家庭不匹配的贵族教育,就没有她以一个乡村女孩想要变成贵族的幻梦。

爱玛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喜欢新鲜刺激的生活。而查理的父亲终日烂醉如泥,沾花惹草,从小寄养在奶奶家,害羞、寒碜、上学时就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因原生家庭大相径庭,导致双方的价值观、婚姻观无法达成一致,这也埋下了婚姻失败的隐患。

查理爱他的妻子,但爱玛对他这份爱无动于衷。爱玛在婚姻中得不到精神上的滋养,双方没有共同语言。即便当时刚成为医生的查理,可以为家庭提供稳定的经济来源,但他更渴望安稳的生活。而作为全职太太的爱玛,她希望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丈夫能够时刻与她谈风花雪月,制造浪漫。双方原生家庭、生活理念迥异是他们婚姻失败的根源。

二、世上不存在三观绝对相合的婚姻

艾玛的不幸,源自于对爱情婚姻的轻率。她对婚姻爱情一直充满不切实际的浪漫和幻想,缺乏理性的认知态度,以致于当邂逅那位在乡间有一定地位的中年医生时,竟然轻率地答应了这门婚事,根本没去认真考虑两人是否年貌相当、三观相合、性情相投,更没有详细了解这位医生是否符合自己的理想类型。

每一个女孩子在走入婚姻殿堂之前,都曾幻想能够遇到那个命中注定的人。那个人懂自己冷暖,余生无论悲苦与欢喜,都一起携手到白头。只有找到那个三观相合的人,婚姻才有幸福的可能。

但也许大多数人都缺了这样的好运气,所以我们的日常都是这副情景:“我需要情感的交流,但另一半是个木鱼脑袋”;“我跟我老婆的育儿理念不同,总是吵架怎么办”;“我周末想出去逛街,我老公却只想呆在家”······

婚姻本是一场细水长流的战役,双方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合作、分工、博弈的关系,婚姻将两个独立的个体以法律的形式建立起固定的关系,双方从此经济、生活融为一体,如果没有共同语言,生活的柴米油盐将所有的新鲜感磨灭之后,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

但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三观绝对相合的人。因为我们都是来自于不同的原生家庭,接受不同的教育,对世界有不同的认知。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因为三观不合而患得患失。

共同语言是可以有目的性进行培养的,如果男方喜欢军事、科技、汽车,女方完全可以多涉猎相关知识,就当是给自己充电,甚至可以一起组队玩游戏。如果女方喜欢追剧,男方可以了解演员的一些经历,共同探讨。

这种参与性交互性的情感,更能够在婚姻中不断碰撞火花,保持新鲜感。很多的婚姻问题让人绝望,实际上源于一种深深的无力,是你原以为应该怎样的人或事,现在变得不一样了。

对方一定有缺点,你也一定有缺点,你们是真实的人,身上都可能具备对方极其不喜欢的部分,这就是真实的婚姻关系,但出轨无法解决所有的婚姻问题。

在很久以前,我听过一个故事。一个人一直在路灯下转来转去,就这样一直转了一个多小时,别人问他在干什么,他回答说:“我正在找我丢的钥匙。”“你钥匙在哪里丢的呢?”他说:“我一出门就发现钥匙丢了。”“那你为什么要在这里找,而不在丢了的地方去找找看呢?”他说:“因为这里有光啊!”

对于很多出轨的人来说,出轨就像是这黑暗里的路灯光,可以从中看到希望。

同样,对于被出轨的一方来说,似乎从道义和责任上去谴责,也更能看到婚姻起死回生的希望。

实际上,出轨只是在路灯下寻找钥匙。而真正的钥匙,往往藏在我们不愿去往的暗黑之处。

有一个姐妹曾经对我说:我的先生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只是有时候感觉生活太沉闷了,生活、孩子、家务,我不想就这么过下去,出轨的感觉就像在找一个陪自己做梦的人。

无论男女,几乎每一个出轨的人,都有这样强烈的感觉需要无法被满足。但其实我们寻求婚外异性的关注,不是我们厌烦了伴侣,而是我们厌烦了自己。我们在寻找另一个自己,而不是另一个爱人。

那么,既然是寻找自己,我们又为何不通过好好地探索自己,让自己跟自己的内心建立更多的连接,用更有建设性的方式去定义自己呢?对于出轨的一方来说,你可以问问自己:我知道自己在出轨里寻找的是什么感觉吗?这些感觉对我的人生有着怎样更远大的意义呢?

离开没有希望的光亮,拥抱充满希望的黑暗,是勇敢者的选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去探索自己的人生意义,而不是只能在出轨或者被出轨里无力地找寻自己。

三、压制不合理的欲望是获得幸福的密码

欲望是一把火,尤其是对女孩子。生活中,会有不计其数女孩子像艾玛一样前赴后继地堕入悬崖。

有很多毒鸡汤里会说,衡量爱情的标准,就是你男朋友会不会为你买包,会不会为你买口红。“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钻石代表不了爱情的坚贞,那只是商家的消费陷阱。

爱情产业养肥了很多商人的钱包,他们宣扬着爱情的可贵,售卖着爱情的“代言品”,伴随着的是高度的消费。错误的价值观制造了无数的包法利夫人,然后榨干她们,让她们去享受这物欲纵横的世界。

艾玛是每个女人的投影,对于理想爱情的渴望,对于上层生活的遐想,追逐物质享受等这些欲望,并不是包法利夫人所独有的,这些或多或少地在每个女人的心中存在过。

爱玛的影子,在现今生活也不少见。有“愿意在宝马里哭”的女孩,有吃一个月泡面馒头也要买奢侈品的小白领,有网聊半年就放弃学业坐火车千里去结婚的学生。

如今直播时代宣扬的东西,也不知不觉影响了多少当代人。拜金、奢靡,对性的开放,约炮软件的层出不穷,爱玛因借贷自杀,如今的网贷不也逼死了不少年轻人吗?

反思当下,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如何追寻自己心中的桃花源以及向往的爱呢?

生性敏感,渴望被爱,富于浪漫主义情怀,这本不是原罪。但若这种情怀越过了理性、伦理、道德,就注定了悲剧性的结局。

人们大多都有对未知的向往,对已有的厌恶,希望激情,希望改变。这无可厚非,但保持一颗平常的心,一颗挚爱的心,不受诱导,不受蛊惑,将欲望之河,压于平静,或许婚姻才会幸福吧?

《包法利夫人》这本书讲的是女性的故事,但同样可以影射男性,它写了人性具有的种种矛盾,浪漫、虚荣、自私、叛逆、不甘平庸。

爱玛具有的一切似乎是人性正常的特点,然而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却开出了不寻常的恶之花。福楼拜用细腻的笔触揭示了复杂而又真实人性特点,可能正是《包法利夫人》成为文学巅峰之作的重要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