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为欧洲大国的德国与法国,为何在国家统一的道路上同道歧途?

 听雪楼75iz4v14 2020-08-15

作者▏伊  真

 出品▏本星君


法国,古罗马人称其为“高卢”,法国先民发源于现代法国西南部的拉斯科,并于公元五世纪后期在国王克洛维的带领下击败罗马人、阿拉曼人和西哥特人,初步建立法兰西王国。

5至10世纪,法国陷入分裂时期,封建割据严重,后经卡佩王朝、瓦卢瓦王朝对外战争初步奠定现代法国版图雏形并初步建立中央集权。1589年,波旁王朝首任君主亨利四世即位,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到其子孙路易十四亲政时期法国专制主义达到极盛,1661路易十四正式提出朕即国家标志法国中央集权的最终完成和国家的最终统一。

▲“朕即国家”一语成路易十四的标签式名言

德国,以日耳曼民族为主体,大致发端于西元100年左右,现代学者大部分认为其发源于北海地区或者日德兰半岛。日耳曼一词来自拉丁文日耳曼尼亚,尤利乌斯·凯撒以日耳曼尼亚称呼莱茵河右岸的各个部落。

德国先民公元2-3世纪建立部落,962年才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并在之后300年大力对外扩张,却在13世纪走向封建割据,在之后500年社会动荡,战火频仍。

在此之间没有任何一个王国有实力完全统一各邦,直到18世纪普鲁士崛起德国统一才初露端倪,经1866年七星战争以及之后的反击法国战争后,1871德国最终实现统一

人们不难发现,与1661年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相比,德国的最终统一是在1871年威廉一世继任德意志国皇帝,晚了法国210年,如果从瓦卢瓦王朝的弗朗索瓦一世(1515—1547)算起,则晚了三个世纪。

同为欧洲大国的德法,民族成分相对单一的德意志为何在国家统一的道路上落后于多民族的法兰西?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呢?



1.滥觞罗马

凯撒大帝于公元前58—49年发动高卢战争,征服了被称为山北高卢的法兰西,法兰西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

▲1899年绘制的凯撒征服高卢的油画

要知道,早期高卢人被罗马人称为“能征惯战的、野蛮的、尚未开化的高卢人。”高卢人与日耳曼人和罗马人战争不断。

▲罗马的凯撒大帝占领“山北高卢”后,高卢成了罗马帝国的四个行省

凯撒的征服结束了高卢人的肆意对外扩张以及绵延数十年的内乱,建立起罗马式的和平。对于地方的酋长和有影响力的高卢人,罗马赐予其大量荣誉并授予公民权,在罗马文明的影响下,高卢地区从原始落后和荒蛮走向文明。甚至在罗马帝国第四任皇帝克劳狄乌斯在位时,高卢贵族被允许进入罗马元老院并担任行政官职。

随着帝国的繁荣,大量文学家、商人以及书籍涌入高卢,高卢涌现了许多优秀军事家、政治和演说家、历史学家和商人,并以凯尔特村庄为基础,兴建了一大批城市(三世纪危机时1200座),为法律、经济、社会人文的进一步广泛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罗马的庇护有效遏制了日耳曼人的入侵,维护了高卢地区的和平,进而极大地推动了高卢地区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法兰西的统一。

此时的德国被称为日耳曼尼亚,是罗马北方的蛮族聚居区,氏族部落是其社会的基础,过着采集、狩猎、劫掠的生活,愚昧而落后。虽然民族大迁徙造成的蛮族入侵几乎摧毁了罗马的一切,但日耳曼的酋长们乐于居住在罗马帝国的旧有国土,成为国王,他们的故地则被斯拉夫人、匈奴人占据。

如同所有击败先进文明的落后文明一样,日耳曼酋长被罗马文明同化,成为地区的保护者。罗马人的城市、宗教,一部分的经济被继承下来,公元800年查理曼成为“罗马人的皇帝”大力发展帝国,行政、司法、军事、经济、文化,得到全面发展,作为帝国核心的法兰西自然是发展的重点,而作为帝国边疆的德意志则发展相对缓慢。

城市需要统一强大的国家保卫他们的安全及发展经济。所以,一个强大的王国是他们的需要。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帝国初期为统一的王权国家,尤其鄂图一世(936-973在位)时期,平定一系列叛乱,使国王成功掌握公爵任免权,并任命主教来管理行政事务。

962年,德意志国王鄂图一世在罗马由教宗若望十二世加冕称帝,成为罗马的监护人与皇帝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

然而皇帝对国内诸侯没有直接权力,加之教廷对帝国事务的干涉,神圣罗马帝国在历史上的的大部分时间,是一个“徒有国家之名”、实际上由“数百个更小的亲王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主教国、教会领地”组成的多国集团,帝国内的小国都各自独立为政,相当于一个成员松散的政治联盟,帝国名存实亡。

▲公元十世纪末期的神圣罗马帝国疆域,境内小国林立

因此,城市不得不组成同盟(典型如汉萨城市同盟),应对可能的外部威胁,这在客观上又加剧了帝国的离心倾向,削弱了帝国对城市的庇护能力,形成了恶性循环,统一更加遥遥无期。

▲汉萨城市同盟

2.地理青睐

法国西部、北部和东南部是海洋,虽无法成为天然屏障,但却给英吉利和阿拉伯人入侵带来困难;东南部与意大利相连,却有阿尔卑斯山阻挡。

东部尽管同神圣罗马帝国相连,但强大的勃艮第公国的领土从阿尔卑斯山直到尼德兰,将法国和德国分开,形成一个屏障,阻挡两国的直接战争;南部是高耸的比利牛斯山脉,将伊比利亚半岛和欧洲分开,阻挡了阿拉伯人、西班牙人的可能入侵。

公元714年,阿拉伯人灭亡了利比里亚半岛上西哥特人的独立王国,面对高耸的比利牛斯山脉,最终停止了对法兰西的进一步入侵。

德国的南部是亚平宁半岛,阿尔卑斯山脉不足以阻挡可能的战争,北部是波罗的海,紧邻维京人(以海盗著称);西部是勃艮第公国(贯通英吉利和阿尔卑斯山脉,经常对外扩张),中部古老的波德平原起伏较小,无险可守。

▲法德两国之间的勃艮第曾一度占领英吉利海峡岸边

东方则是一个潘多拉的盒子,没有高大的山脉作为阻挡,游牧部族的骑兵可以从远东的大兴安岭沿欧亚大草原快速行军到维也纳城下,匈奴人、阿瓦尔人、斯拉夫人、马扎尔人、保加尔人、钦察人、突厥人、蒙古人像风暴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德国的皇帝只得一次次御驾亲征,打击游牧部族。

失败了,游牧部落入侵,摧毁国家的一切,打断国家统一的进程。胜利了,会出现大片新领土,皇帝在保留部分领土的基础上,将大片土地分封给功臣,扩大旧有贵族的同时,出现大批新的藩侯,国家更加分裂

如1241年,成吉思汗第二次西征,在波兰西南部的利格尼兹大破波兰和日耳曼人的联军,兵锋直指德意志腹地和意大利威尼斯,德意志国力下降,并遭到了条顿骑士团的威胁,国家更加衰微破碎。

▲蒙古三次西征图


3.教会实力

中世纪的欧洲存在一个超越世俗的权力机构——罗马教廷,其首领罗马教皇有着至高无上的力量。教皇相对于一般世俗统治者各行其是,互不干涉。但两者权力有交叉部分,教皇和皇帝都想干涉对方的事务,由此引发教权和皇权之争。

1302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发生冲突,教皇将腓力开除教籍,但腓力先发制人,召开首届三级会议,强迫法国教士效忠法国国王,同时宣布教皇的29条罪状,法国上下同仇敌忾抵制教皇,腓力得到民众的支持,派兵攻入罗马,迫使教皇求和。

随后,法国国王将一个法国籍的大主教立为教皇,并将教廷迁至法国南部小城阿维尼翁,历经70余年,7位教皇,史称阿维尼翁之囚。(现在的阿维尼翁是以薰衣草而闻名于世的著名旅游小镇,每年都有很多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全世界游客飞到这里来欣赏薰衣草的盛景)

▲教皇在阿维尼翁居住的宫殿,至今保留于法国南部的阿维尼翁

其结果是王权的加强和教权的衰落,国王取得了对法国教会的征税权,对国内案件的独立司法权,迫使阿维尼翁时代(1309-1378)的教皇完全听命于法国国王,教会势力在法国一落千丈。其结果是王权的加强和教权的衰落。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11世纪,教皇格列高利七世试图摆脱神圣罗马帝国对教会选举的干扰,进而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爆发冲突,教皇宣布开除亨利四世这个世俗皇帝的教籍,亨利四世则要求其臣民无视教皇,双方剑拔弩张。

然而,皇帝下属的诸侯和高级教士蠢蠢欲动,威胁脱离德意志统治并密谋推翻皇帝,亨利四世无奈,只得向教皇求和,冒着严寒跪在教廷之外三天三夜,并写下誓词,史称“卡诺莎之行”,其结果是不久后德意志再次爆发全国性的内乱,并与教廷签订“沃尔姆斯宗教协定”,皇权始终未能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一权威。

▲“卡诺莎之行”已经成为一个成语,第一层意思是忏悔之行,更深含义是不情愿的忏悔,这是描绘“卡诺莎之行”这一历史事件的画作


4.王朝迭代

法国的加洛林王朝(8世纪中叶-10世纪)在绝嗣之后,贵族选举出卡佩王朝(987-1328),此后法国处于卡佩王朝的统治下,即使卡佩王朝于1328年绝嗣,卡佩的旁支瓦卢瓦王朝(1328-1589)统治国家,并打赢了百年战争,统一了法国大部,瓦卢瓦于1584年绝嗣后,旁支波旁王朝(1589-1830)开始。

法国王位几乎只在较小的范围内传承,而且各朝国祚相对较长,国家统一的过程也不会被轻易打断,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法国的相对稳定,促进统一

德国的皇帝热衷于开疆拓土,讨伐意大利,发动十字军东征,对加强自身在帝国内部的势力并不热心。最后,卢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皇帝实际由王国境内七大选帝侯选举产生,选帝侯为了自己的权力,往往会选举一些小邦之君,在皇帝强盛后,重新选举小邦之主,使国家统一的进程终止。

如法兰克尼亚王朝(911-918)、萨克森王朝(919-1024)、萨利安王朝(1024-1137)、霍亨施陶芬王朝(1138-1208,1212-1254)、韦尔夫王朝(1198-1215)、哈布斯鲍堡王朝、卢森堡王朝、普鲁士王朝等,大多为100年左右,交替频仍,德意志不但国君权力式微,甚至有较长时间的王位空缺时期,这大大延缓了德意志的统一

1517年,马丁路德定下95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欧洲各国几乎都开始了宗教改革。其中法国的新教徒称为胡格诺教派,虽有长达30年的胡格诺战争,但法王亨利四世于1598年颁布南特敕令,结束了国家的内战,法国王权得到加强,为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德国的新教徒分布于北方,甚至一些诸侯也信奉新教,新教诸侯结成同盟对抗南方的天主教诸侯和帝国皇帝,宗教信仰的差异将德国彻底撕裂了,国家更加分裂,形成敌对的双方,信奉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皇帝羸弱而胸无大志,对于统一北方既无心又无力,统一更加遥遥无期。

正是因为如此多的原因,德法两国统一最终出现差异,使其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发展不平衡,客观上加剧了两国的矛盾,并对一战、二战的爆发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