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拉船的眷念

 魔弹文化 2020-08-15

用思想和修辞来博弈

用故事和真情来驰骋


      对待朴素

      人们总是崇敬和向往

      对待互助

      人们总是感恩和渴望

_

      人与人的朴素

      总是温暖人间

 

美,一场阅读和思考的旅行,孤单但绝对不孤独。

关键词:互助,温暖,恩

│help each other,warm,gratitude

文/王洪武

生活中,常听有“拉车、拉客、拉架”等词儿,还有“拉船”一说么?

有!而今年轻人不清楚,在我们家乡,稍微年长的人对它都耳熟能详。

老家位于苏北里下河湖荡水乡。为了防涝,自古人们就在身边修筑了一圈圈大堤,它们像桶板墙将大片村庄、农田“圈护”起来。平时大堤开有几个“口子”,以便船只来往。一到汛期,这些“口子”便用泥土封闭起来。而水乡无船不行,人们要到堤外办事,就得到堤口处拉船,行程远些的往往要拉几道“口子”。好在那时都是些木船,一般小的有两三个人,大些的十几个人就行了。堤口靠近村的或外出有急事的,船主出发时就从“家”里带几个人上船,等把船拉过“口子”,这些人再步行回家。若“口子”离得远,时间又不急,就到堤口等过路人或等后面来船。3个人一条船拉不动,两条船6个人,或3条船9个人,拉一条船就方便了。这样互帮互助,问题也就解决了。

还有一种“拉船”,就是每年夏秋,木船要上岸修理,尤其是一些住家运输船,吨位大,往往要几十人、上百人才能拉动。那场景,可谓蔚为壮观。记得邻居宋大爷家有一条20多吨的货船,长年在外做生意。临到修理的那年,老人家先把船沉到谷场边的河里,浸泡刮皮。这时船儿就是我们孩童洗澡嘻闹最好的落脚处。拉船上岸,大多在人们收工后的傍晚,随着一串鞭炮声响,几个事先约好的壮汉即下水扣绳,然后用脊梁和肩头顶起船头,岸上人列成两队,拉绳的拉绳,拉船的拉船,一边齐声和着“指挥”喊着号子:“一条心呀,嗨哟!”“齐用力呀,嗨哟!”“乘东风呀,嗨哟!”“发大财呀,嗨哟!”------场上納凉的大人以及我们小孩都主动欢呼着参与其间,好不热闹。

“拉船”是十分讲究吉利的,孤寡、单身汉以至做生意亏本的人都免其所劳。船要翻动,不能喊“翻船”,要喊“翻身”或“翻过来”。拉船当儿,还要烧香、敬猪头、叩平安。大船拉上岸搁好,等待修理上油。想想也怪,那时拉船的人似乎都不讲报酬,主家只是当场发些香烟和糖果,顶多再给几个下水出力大的人办桌把便饭。大伙都这样认为,乡里乡亲,助人一臂之力,应该的。如今家乡交通甚是发达,汛期即是堤口封闭,车辆照样通行无阻,堤内堤外的船只也可连接一线,根本不用再拉船了。运输的水泥船、铁駁船,要修理有专门的厂家,亦不需烦劳乡亲了。但想想那时人们拉船时的热烈场景,再看看时下国人防灾救灾的壮丽画面。心中更是激动不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辛、奉献爱心等这些“字眼”,原本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和美德啊!

- 作者 -


王洪武,在过往和现实中寻找人间温情。

编后语│审美

所有的繁华落尽,皈依的是平淡,因为没有永恒的烟花四射。

人们的劳作是土壤,人们的汗水是花肥,人们的暖情是一朵盛开在人们心底的鲜花,芳香四射。

我们无法独处,所以我们需要弥合;我们不得不独处,所以我们要感恩。

有好多事情,是一支孤单的力量难以完成,需要众人拾柴,燃起抵御大自然的不可抗力的伟大智慧火焰。

鸣谢本刊特约评论嘉宾:

潘鸣  玉树临风  米粒儿  侯秀坤  郭建荣  周核桃

李强  清秋致远  王丽丽  吴北京  张振之  文如风

季节  三月闰竹  黄小峰  林之眉  星满池  李珍桥

雨萧  叶晓华  绒刺  王世辉  马士红  孙文平  

陈星  许文志  伊欣  苗月坤  咸大龙  刘明礼 

孙华  月牙儿  靳玲  沈青出  曹国平  靳相柱

程红  张继梅  董续光  宋雪梅  陈济身

闵然  戴建霞  倪以军  文远竹  朱秀娣  雨中丁香

主编:陈露晓

责编:沿小路

总监:石雷  尹龙龙

市场策划:郑玉龙  张龙飞       

审稿编辑:韦海燕  

编委:

马新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德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李桂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裴纯礼(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付德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邓绍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黄传武(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法制│道德│民主│公正

科技强国  文化兴邦

征稿启事

           写出生活的痛点尴尬

           写出独有的思想内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