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崇焕殉国,义士冒死偷出首级,留给下三句话,子孙用命守墓400年

 历史侦查处 2020-08-16

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一代名将袁崇焕以“勾结后金谋反叛国”的罪名,被披枷带锁的囚于槛车之内,行将拉赴西市刑场执行惨无人道的凌迟。

车琳琳,马萧萧,这一年的北京天气格外酷热,尽管行刑的当日已是农历八月十六,却仍然挡不住百姓们人海如潮的热情。

与袁督师以往深受万人景仰所不同的是,此次的百姓们不是怀着哀伤和悲恸前来送别他最后一程,而饱含着极度的仇恨,要看看这个“祸国殃民”的“大汉奸”,是怎样在3600刀的“磔刑”中被生生活剐成一具骨架。

随着监斩官无情地将令箭抛在地上,发出行刑的指令,刽子手手法娴熟地操起牛耳弯刀,开始在袁崇焕身体上将袁崇焕的肉一片又一片地割了下来。

尽管袁督师在阵阵凄惨的嚎啕声中几度晕死了过去,但这种地狱般的酷刑,依然如漫长的黑暗中世纪,折磨得让人求死不能。

而此时台下的京师百姓们,有的高声叫好;有的扺掌大笑;有的热泪盈眶、失声痛哭,还有的扔下铜钱从刽子手中抢来袁崇焕的肉和着血水撕咬,宛如末世丧尸的景象。

面对台下无数麻木不仁的百姓,那个失声痛哭的人再也按捺不住了,他无法平静地看着他所爱戴的袁督师如此的惨死,他也更无法像北京城里的老百姓那样去撕咬袁崇焕的血肉。

他姓佘,名字不详,历史没有留下他的尊讳大名,我们姑且称呼他佘义士。

根据佘义士的第17代嫡系子孙佘幼芝讲述,祖先佘义士是广东顺德人,而袁大将军则是广东东莞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城,二人可以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老乡。

佘义士不光与袁崇焕是老乡关系,二人也同在军中为朝廷效力,按照职务,佘义士还是袁崇焕的谋士,袁崇焕到底有没有“叛国通敌”,只有身为谋士的佘义士再清楚不过了。

然而,此时的任何辩解和营救都是徒劳的,佘义士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冒死替袁督师收敛好尸身,不至于使他的头颅“首九边”。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的当晚,佘义士趁着月黑风高冒着灭门之祸,将悬挂于旗杆上的袁崇焕首级悄悄地偷走,并安葬在了北京广渠门内的佘家馆街,自此,佘义士主动承担起了给袁崇焕守墓的隐姓埋名的生活。

多年以后,佘义士即将离世,他叫来了子孙留下了三句话:

“我死之后可埋于袁大将军一侧,与大将军永远相伴;袁大将军为国家而无后代,佘家人一定要世代相传为大将军守墓,不准回广东故里;佘家后人永远不许为官但必须读书,读书可知史,可明礼。”

从此以后,佘家人牢记祖先佘义士的祖训,一代又一代的守护在大将军袁崇焕墓的左右形影不离,而这个看似不经意的承诺却被佘家牢牢遵守了400年。

袁崇焕墓的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打算让儿子焦平来继承佘家世代的守墓使命,恰逢儿子焦平谈了个东北朝鲜族女朋友,为了征得女方家人的支持,和女友携手成为第18代守墓人,焦平赶赴东北吉林试图说女方家属。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也就在焦平赴东北后,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焦平失去了28岁的鲜活生命。

焦平的突然离去,使得花甲之年的佘幼芝万分悲痛,当她平复好心情后,佘幼芝毅然决定将焦平更名佘平,并将他的骨灰安葬在袁崇焕墓的旁边,让他永远守护大将军袁崇焕的在天之灵。

袁督师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化腐朽为神奇,拯救了行将败亡的大明王朝,其忠节彪炳千古,而佘义士的忠义更是震撼千古,世所罕见,佘家为了信守承诺,即便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要替袁大将军守墓400。

袁崇焕与佘义士的故事流芳千古,但佳话远不会就此停歇,相信只要佘家有一口气尚在,守墓人的誓言也会履行千秋万世,至少,当一个社会满布戾气,这种精神的道义无疑是时代的图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