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06 我们是一群扎根心理学一线的心理咨询师,也许没有亮眼的头衔和闪光的背景,但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传播心理学知识,用温暖、专业和诚信滋养每一个心灵。 本期主笔:冯晓真 01我查遍了我所知所有的变态心理学、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性心理等相关资料都没有发现把性羞耻归到心理障碍的类别中的。所以,由此推断,性羞耻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属于正常人的范畴。 我有一个朋友叫小红,半年前,她谈了一个男朋友,但是两人相处不到一个月就分手了。有一天,我们在一起聊天,谈到她分手的原因,才知道这姑娘是真惨。 说起她分手的原因,其实到现在她都不是特别清楚,一直在纠结是不是自己太差劲、不够好,感到很自责、内疚。 我问她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现两人的关系不对劲的。 小红说,“就有一天晚上,我们去和一群朋友出去玩,太晚了,就在外面开了房。” 我说:“难道他得到了你的人,就对你不再上心啦。” 小红:“并不是,如果是得到了,可能就不会分手了。当他脱了衣服,赤裸着上身要靠近我的时候,我一把推开了他,因为我当时的感觉就是觉得很恶心,接受不了他靠近我。” 我:“难道你是性冷淡?” 小红:“我应该不是吧,有时候还是有欲望和冲动的,但当时就是觉得他脱了衣服的样子很恶心,我妈告诉我女孩子要自爱,不要随随便便把自己交出去。” 我:“哦,所以除了恶心,你当时还感觉到羞耻,对吗?” 小红卒……(我可真是个话题绞碎机) 小红:“嗯,差不多吧,我觉得我可能就是太拧巴,无法大大方方接受这件事。后来我们穿着衣服睡了一晚。好像就是从那天之后,我给他发微信,他很少回,或回复得很慢,对我的态度也很冷淡,打电话也是我在说,他就‘嗯、哦、啊、好’。后来就说我们不合适分手了。” 在性这件事上,我们总是无法好好说话,小红不是个例,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性羞耻真的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我们会有性羞耻是一件很正常且高级的事,因为羞耻本身就是我们人类在进化中产生和遗传下来的高级情感。 02为什么我们会有性羞耻呢?原因也很高级。 一、 文化习俗 我们好像从小接受的性教育就是没有性教育,父母很避讳给我们谈到性,但又会用行动向我们传达性是羞耻的、肮脏的。 比如被发现看小黄书,要被狠狠打一顿或骂一顿;再比如看到电视剧里上演接吻的场面,我们自己都会故作镇静地换台,避免在父母面前尴尬,反而更尴尬。 由于从小接受到的这种讳莫如深的性教育导致我们很多人产生性羞耻的心理,尤其是在这方面对女性的要求更苛刻,似乎到了现在很多女性都无法在关系中大方地提出“我想和你性交”的需求。 二、 从众效应 羞耻的背后暗含着我们对规则的偏离和违背。 夏娃和亚当在伊甸园赤身裸体玩的时候,从不会觉得羞耻,因为没有神告诉他们这样是错的。 非洲某个地方的妇女是不穿上衣的,外地人看到她们袒胸露乳的样子,会感到害羞和震惊,但在当地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但如果有人赤身裸体地在成都天府广场上愉快地玩耍,恐怕会被认为是变态或精神病。因为违背了我们的习以为常的规则,和我们都不一样。 同样的,当一个人产生羞耻的时候,是他感受到自己正在做一件不被允许的事,而这件事偏离了大众的评判标准。 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和别人都一样的时候,我们是不会有羞耻感的,这就是群体的力量,也是我们避免孤独感、寻求认同感的心理需求。这个论点同样适用性羞耻。 三、 自尊水平低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套评价系统,自评和他评。 当我们的自评系统出了问题时(如评价过低),我们无法形成对自我的清晰定位,往往会借助于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当我们处于一种自信的状态(自我评价高),我们很少会care他人的评价。 对性感到羞耻的人,自尊水平相比那些不羞耻的人往往比较低,会产生自我否定、攻击、自责、愧疚等复杂的情绪感受。 因为他们需要认同别人对性的看法,而这些看法通常来自于小时候父母的性观念,如上所说我们从小接受的性教育可知,性羞耻的产生就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性羞耻不是一件羞耻的事,如果有也没有关系,因为性羞耻是一件太正常的事了,不信你问问你的朋友,我就不相信你没有这样的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