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之中虎耳草,林下应该见不少。基生叶片圆形好,冬季色泽也能保。五月开花不算早,花茎长长很轻巧。别看花开小,花似飞雀妙。——仙客1353p1013c

花茎高达25cm,直立或稍倾斜,有分枝;圆锥状花序,轴与分枝、花梗被腺毛及绒毛;苞片披针形,被柔毛;萼片卵形,先端尖,向外伸展;花多数,花瓣5,白色或粉红色下方2瓣特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1.5cm,宽2-3mm,上方3瓣较小,卵形,基部有黄色斑点;雄蕊10,花丝棒状,比萼片长约1倍,花药紫红色;子房球形,花柱纤细,柱头细小。

虎耳草(学名:Saxifraga stolonifera Curt.)为虎耳草科虎耳草属植物。生于海拔400-4500米的林下、灌丛、草甸和荫湿岩隙。原产地为中国,朝鲜、日本也有分布。是一种蔓生植物,有瀑布状的纤匐枝,可广泛栽种作为观赏植物。

虎耳草多年生小草本,冬不枯萎。根纤细;匍匐茎细长,紫红色,有时生出叶与不定根。
叶基生,通常数片;叶柄长3-10cm;叶片肉质,圆形或肾形,直径4-6cm,有时较大,基部心形或平截,边缘有浅裂片和不规则细锯齿,上面绿色,常有白色斑纹,下面紫红色,两面被柔毛。
蒴果卵圆形,先端2深裂,呈喙状。花期5-8月,果期7-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