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厉害了,台风都敢利用了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0-08-16

2020年台风季自带话题,继7月历史性“空台”后,8月上旬又扎堆生成,充满了热搜体质的它们一直在被我们讨论,不过你确定真的了解台风吗?

首先,台风是个神奇的存在。

在《哆啦a梦》里有这样一集,叫做《台风的风子》,虽然台风有人格、有思想这件事儿似乎不靠谱,但是它传达了一个重要的核心信息——

台风靠热能“发家致富”!!

(正在吃热能的风子)

具体点说呢,其实就是热胀冷缩,由于海温高(适合台风发展的海域动辄27-29℃),海面附近的气体就膨胀,那么密度也就降低,于是出现了:接近海平面的空气更加轻,相对高的地方空气更加重的情况。

于是,低处的空气就像一个个氢气球一样上升,加上地球本身在自转,这些上升的气流就产生涡旋,随着这个热能的持续供给,这个涡旋越来越强、越来越给力,就形成了台风!

在咱们蔚蓝的地球上,水面和陆地的比例大约是7比3。尤其到夏天,浩瀚的海洋会积攒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无法消散,就通过台风的形式,向陆地、向高纬度地区输送。

这就好像你和朋友的相处中,总是觉得委屈或愤怒,但理性让你选择微笑和沉默,久而久之,就憋不住了,就得爆发一次。海洋的能量也是这样,爆发就成了台风!

携风带雨的台风,一旦过境,总是房屋被毁、家破人亡,似乎台风就是灾难的代名词!

然而,很多人容易忽视的一点是,台风并不总是糟糕透顶的,比如弱弱的台风就很nice啊!

2020年第二号台风“鹦鹉”就是这样的典型。“鹦鹉”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生命时间较短,强度偏弱,结构不对称。咦,典型的“我是弱鸡我有理”的架势。

而当时的气候背景是,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的这一个月时间里,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以及海南岛的降水明显偏少,较常年同期偏少3至7成;且出现了较长时间高温天气,5月日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高1至4℃。少雨加上高温,这些区域自然就出现了气象干旱,不少地方甚至达到了重旱到特旱。

所以,弱弱的“鹦鹉”来得恰逢其时,不仅几乎没有出现灾情,它带来的降雨还正好覆盖了这些干旱区域,很好地缓解了高温和干旱。

除了弱弱的台风外,土台风(南海近海生成,发展历程不长)一般也比较“绅士”!

这类台风因为缺少发展空间,少了许多的不确定性,预报精准度更高,而且发育时间短也导致了台风强度往往一般。

哦?果然,比弱鸡更厉害的,只能是可控的弱鸡了。

2020年第三号台风“森拉克”就是如此,它8月1日14时在海南岛东南部近海加强为热带风暴级,随后从海南岛南部近海擦过。

 受其影响,海南东方平均雨量54.9毫米、琼海平均雨量87.6毫米,由前期特旱减轻为重旱;文昌平均雨量107.8毫米,由特旱减轻为轻旱;三亚、白沙和海口由重旱减轻为中旱,定安、万宁、澄迈和琼中由中旱减轻为轻旱,陵水由轻旱转为无旱。

而可控这部分的特点,更是在人工降雨上体现到了极致。因为海南之前太旱了,海南省气象局在其影响期间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45次,作业后各作业区域增雨效果明显。

“森拉克”:你们利用我…

所以说,也不要谈台风色变,时机合适引导适宜,也可以变害为利造福一方的嘛~

笔者:陈山,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气象工程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