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淮雨强风大谁的锅?台风:我有不在场证明,勿cue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0-08-16

今年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江南华南上空盘踞,副高内部下沉气流盛行,台风的发展需要气流往上跑,热带海洋空有一池子能量,却被头顶的副热带高压(锅)压制,台风难以成型,也造成了台风在7月首次开天窗的局面。

7月份虽然没有台风来,但强风雨天气却没有缺席。7月22日,河南、山东遭遇强降雨天气,很多地方单日雨量达到暴雨或大暴雨量级,个别站点单日雨量甚至大到破纪录!降雨豪横,大风也没闲着,山东半岛沿海、黄海一带还出现了6级以上的大风天气。借着风势,山东半岛一些地方的朋友也体验了到了360°立体环绕式下雨的感觉……

这种风雨交加的天气,的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台风过境时的场景。但那次黄淮强降雨的幕后推手不是台风,而是一个常常被人和台风弄混的天气系统——温带气旋。

人们常常把台风和温带气旋弄混,主要还是因为它们的形态像,而且都会带来风雨天气。台风别名热带气旋,与温带气旋仅一字之差,两者都是气旋,都是低压中心,逆时针旋转。气流从四面八方向中心汇聚、上升,就会成云致雨。从温带气旋的流场图上来看,气流旋转汇聚的样子的确是和台风有些相似。

但如果摆出云图,还是能够区分两者的——

温带气旋虽然也是也是逆时针旋转的云系,有时也有风眼,但它们经常会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看起来像一个逗号,而典型的台风云系看起来则是通体浑圆,像个句号。

2020年7月24日云图,温带气旋

2006年0608号台风“桑美”云图

云系的差异是因为温带气旋和台风的形成过程完全不同。

两者的本质差别就像下面两张图——都是气流旋转汇聚,温带气旋靠冷暖空气打配合。

而热带气旋则是暖空气的个人秀。

先来说热带气旋。夏季海洋被辐射加热后贮存了大量能量,当大气出现扰动,空气受热上升,再加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气流就会逐渐旋转着向中心汇聚,形成中心气压极低的气旋结构。

而温带气旋则是在冷暖空气配合下被搓出来的。当冷暖空气相遇的界面上出现波动后,冷空气向暖空气靠近,暖空气也在向冷空气靠近,靠近的过程中气流旋转起来,最终形成气旋。温带气旋云系中拖着的长长的“尾巴”,其实就是冷锋云系。

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之间也并不是毫无关系,温带气旋的生成途径之一就是靠热带气旋“变性”,台风北上后如果与西风槽输送来的冷空气结合,干冷空气侵入,中心逐渐冷化,就可能转变为温带气旋。

2016年台风“狮子山”北上后变性成为温带气旋

人们对于温带气旋的关注度显然不如台风,但其实温带气旋比台风勤快多了。每年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大约为6~7个,而且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但温带气旋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每年生成个数可达几十个。

根据温带气旋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理区域不同,我国的温带气旋主要分为蒙古气旋、黄淮气旋、江淮气旋、东海气旋几类,其中江淮气旋出现频率最高,特别在夏季,其占比超过50%;其次是黄淮气旋和东海气旋,东海气旋在冬春季节更常见,黄淮气旋则是夏秋季节略胜一筹,蒙古气旋出现频率最低。

虽然每年生成温带气旋的个数不少,但每个温带气旋强度不同,脾气也相差很大。大部分温带气旋的一生都极为平淡,不会带来太强的风雨,也自然不会被人们记住。但仍有一些“暴脾气”的温带气旋会制造出恶劣天气,影响人们的生活。

台风所带来的狂风暴雨大多以台风本身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分布,但温带气旋是大范围冷暖空气的对撞形成,它所带来的高影响天气大多在冷暖空气交汇的锋面区域上。由于温带气旋全年都可能出现,除了常规的风雨天气外,气旋过境时还可能出现沙尘、强对流、暴风雪等恶劣天气。当温带气旋从陆地进入海洋后,由于摩擦力小,在大气环流形势合适的情况下,中心气压可能会迅速降低,成为“爆发性气旋”,这种暴脾气的气旋会带来极为猛烈的大风,威胁海上的船只安全。

如果说台风是气旋家族中嚣张跋扈博人眼球的活跃分子,温带气旋就更像沉稳低调闷声干大事的稳重大哥,它们不像台风一样有自己的专属姓名,但仍然是会给我国带来大范围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

笔者:陈山,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气象工程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