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8年,在废墟中救出的3岁“敬礼男孩”,如今长成这般模样

 天台四万八千丈 2020-08-16

导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也是人民团结的力量。“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这体现的是我们应当怀揣着感恩之心,在我们接受他人帮助的同时,也不能忘了感恩。铭记感恩很容易,但是真正付诸行动却很难。

2008年,在废墟中救出的3岁“敬礼男孩”,如今长成这般模样

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年汶川大地震中从废墟中救起的那个3岁的“敬礼男孩”,他被埋在黑暗的废墟地下,细微地呜咽着,救援战士用了很长时间才确定了声音的来源,后来小男孩被担架抬出,他很疲惫,身上到处都是伤痕,但是在他被救出之后,他还是忍痛举起自己手臂,给救援人士敬了一个礼,这幅画面也刚好被摄影机捕捉到。

2008年,在废墟中救出的3岁“敬礼男孩”,如今长成这般模样

敬礼的画面定格,当把这张照片转发到网上之后,立马引发了轰动,得到了疯狂的转发,几乎感动了所有人。一个仅仅只有三岁的小男孩,在被救出后没有因为惊吓而大声哭闹。他怀揣着感恩之心,默默地举起手臂,给救援人士敬了个礼,这难道不令人动容吗?反而有很多成年人,理所当然地接受着别人的帮助,甚至反口诬陷,也不知道那些人看到这张照片是否会羞愧难当?

2008年,在废墟中救出的3岁“敬礼男孩”,如今长成这般模样

一个小小的举动,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那根柔软的弦。就像社会上很多人一样,在别人危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他们并不是想要获得回报,但是往往被帮助人的一个小小举动,甚至一句“谢谢”,都能温暖爱心者的心扉。小男孩的这一举动正好击中了人们内心深处的那根柔弱的弦,后来网友们还亲切地称他为“敬礼娃娃”。

2008年,在废墟中救出的3岁“敬礼男孩”,如今长成这般模样

“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个有素养,常怀感恩之心的人,往往他的子女后代也不差,这点在“敬礼男孩”郎铮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证明。在他们被救出以后,他们不停寻找着曾经救下他们的英雄们,并一直保持着联系。而郎铮也在磨难中涅槃,直到今天,郎铮已经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性格开朗活泼,在学校中表现突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用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回馈社会。

2008年,在废墟中救出的3岁“敬礼男孩”,如今长成这般模样

结语:在媒体的采访中,郎铮的成绩优异,品德高尚。谈及他的梦想时,他从小立志做一名警察,就像以前的解放军战士们一样,他希望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帮助他人,给深陷苦难的人们带去希望。他一直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着,十几年过去了他也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向着目标前进,他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我们也真诚地祝愿与祝福郎铮,今后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平安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