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金链花;腊肠树,结果荚;
猪肠豆,如吊瓜;好形象,名字杂。
落叶乔木树高大,原本产于东南亚。
此树特色先在叶,黄蝶觅食此安家。
夏季浓浓树荫下,欣赏串串下垂花。
满树金黄似项链,鬼斧神工早计划。
待到花瓣掉落时,随风飘落如雨下。
花落又结长果荚,如同腊肠枝上挂。
人间类似此物少,疑是仙女来造化。(仙客XG79P713C)

阿勃勒(学名:Cassia fistula),又名金急雨、金链花、黄金雨、波斯皂荚、婆罗门皂荚、长果子树、腊肠树、牛角树、吊瓜树等、香港多称猪肠豆。因其圆杆形的果实,外形像大香肠,因而名之腊肠树。又因其花开金黄,垂吊如链,名之曰金链花。

中文学名:阿勃勒,拉丁学名:Cassia fistula,豆科苏木亚科决明属,‧原产于南亚南部,从巴基斯坦南部往东直到印度及缅甸,往南直到斯里兰卡。分布在缅甸、斯里兰卡、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南部、西南部等地。中国主要分布在台湾、福州、厦门、广州、海口、儋县、桂林、云南的景东、耿马、双江、勐连、勐海、景洪、勐膜等地。

‧特性:阿勃勒是常见的庭园植物。属于落叶性大乔木,株高 10~20 公尺,冬季落叶,阳光直射,可以使庭园温暖,夏季则有浓浓的树荫,可使庭园阴凉清爽。阿伯勒最大的特色并不是它的叶子,而是它一串串下垂的黄色花朵。阿伯勒花期在夏季,盛花期的时候往往可见一串串下垂的黄色花,满树金黄的美景,美不胜收。花落后结出长圆筒形不开裂荚果,荚果颜色由绿转黑褐,成熟需时一年,常见今年的花与去年的果并存树上,每室有一种子,呈扁圆形有褐色光泽,果肉是沥青状黑色黏质有异味,种子味甜可食。阿伯勒生长快速,而且需要充足的日照。

阿勃勒花瓣掉落时,随风纷飞,如细雨般飘落,所以它的英文名字就叫作「黄金雨」(Golden Shower Tree)。阿勃勒的叶子也是黄蝶的食物,每年黄蝶的发生期,在阿勃勒的叶子上很容易找到黄蝶的幼虫。

【形态特征】阿勃勒,落叶乔木,高达22m.叶柄即叶序轴无腺体。叶为偶数羽状复叶,一个叶柄上有 4~8 对小叶,小叶对生,薄革质,而且小叶很大,叶面平滑,全缘,颜色鲜亮,基部略澎大,长卵形或长椭圆形。叶长30-40厘米,在叶轴和叶柄上无翅亦无腺体;幼嫩时两面被微柔毛,老时无毛;叶脉纤细,两面均明显;叶柄短。

夏季开金黄色花,总状花序腋生,成串下垂甚为醒目,花瓣 5 枚离生,大小略等,雄蕊 10 枚,花丝黄色弯成勾状,其中有三枚特长、四枚中等而另三枚较短为不孕性。

总状花序长达30厘米或更长,疏散,下垂;花与叶同时开放,直径约4厘米;花梗柔弱,长3-5厘米,下无苞片;萼片长卵形,薄,长1-1.5厘米,开花时向后反折;花瓣黄色,倒卵形,近等大,长2-2.5厘米,具明显的脉;雄蕊10枚,其中3枚具长而弯曲的花丝,高出于花瓣,4枚短而直,具阔大的花药,其余3枚很小,不育,花药纵裂。
花落后结出长棍棒状不开裂荚果,长约30到60厘米,1.5到2.5厘米阔,需时一年才成熟,颜色由绿转黑褐,每室有一种子,呈扁圆形有褐色光泽,果肉是沥青状黑色黏质,有一股刺鼻的气味。
种子有说味甜可食用,亦有说有毒,有轻泻作用,古埃及人用此来作泻药用。树皮含单宁,可作红色染料。
荚果圆柱形,长30-60厘米,直径2-2.5厘米,黑褐色,不开裂,有3条槽纹;种子40-100颗,为横隔膜所分开。花期6-8月;果期10月。

用途:1.景观树种:阿勃勒是优良的庭园树和行道树种。2.食用:阿伯勒长圆筒形不开裂荚果,每室有一种子,呈扁圆形有褐色光泽,果肉是沥青状黑色黏质有异味,种子味甜可食。3.蝴蝶食草:阿勃勒的叶子是黄蝶幼虫的食草。4.药用:果实:苦、寒,有小毒。效用:果实:心膈间热风,骨蒸寒热,通络,泻下,杀虫。治胃脘痛,便秘,胃酸过多,食欲不振。


应用价值
阿勃勒一般可作景观树或行道树之用,广泛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种植。花期在6-8月,夏天满树金黄色花,花序随风摇曳、花瓣随风而如雨落,所以又名“黄金雨”。

阿勃勒是南方常见的庭园观赏树木,树皮含单宁,可做红色染料。根、树皮、果瓤和种子均可入药作缓泻剂。木材坚重,耐朽力强,光泽美丽,可作支柱、桥梁、车辆及农具等用材。

文化寓义
阿勃勒是泰国的国花,当地称为“Dok Khuen”,其黄色的花瓣象征泰国皇室。
阿勃勒亦是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省花”,当地称为“kanikkonna”,是当地新年(Vishu)典礼用的花卉。

有关诗歌:
阿婆阿婆去散步,摇摇晃晃走不快,
路边树下稍歇息,喘口气来喝口水;
风吹落下黄金雨,彷佛置身於仙境,
忽见地上黑棍棒,阿婆捡来当柺杖,
乐得阿婆笑哈哈!阿婆乐呀阿婆乐!
便将树名取做「阿勃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