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身阴阳两不“便”

 感通天下 2020-08-16

看到这个标题,很多朋友都会觉得奇怪:什么阴阳?什么不便?

这些年,身边喜欢中医的朋友越来越多,但是对于中医的学习来说,最难的也就是这阴阳逻辑了。

阴阳理论,中国人分析问题的古老工具。本来这是非常简单的辩证法,可是后来经过大阴阳家邹衍的改革,把阴阳和五行两种学说合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就复杂得多了。阴阳五行学说后来又成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工具。

阴阳指的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并且,事物运动的过程中,阴阳两种属性都是存在的,只是二者谁为主导而已。

这样主导地位的判断还与判断的人有直接关系。所谓见仁见智,就是这个道理。

这样一说,看似明白,其实就更复杂了。就像禅宗的思想体系一样,没有了统一的标准,就是不可以说出来的了,说出来就会错。

那么这样的学问对于形而上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对于医学来说是不行的。因为医学是讲客观的,是要解决切实问题的。

大家都知道人活着就得吃、喝、拉、撒,今天不讲吃喝,只讲拉、撒。

我记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的保健品市场迅速崛起,当时就出现了很多针对大小便的产品。

其中针对前列腺的一系列产品,都是解决男士小便不利的问题;很多针对改善肠道功能的保健品,就是为了解决人体大便秘结这样的问题。

这些产品火爆了很多年,到今天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针对大小便的产品呢?这当然是基于市场有这样的需求。也就是说,在大小便这个问题上,中国人已经出现了非常大的问题。

中医上说:“人身诸病,两便最急。”就是说,大小便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与否。

今天有个朋友还在问我,“我这便秘得有十来年了,吃一些保健品或者喝一点润肠通便的药就会好一点,可是一不吃了就又不行了。老刘,你说现在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便秘啊?”

“你听说过中医上有个说法,叫做阴平阳秘吗?”我笑着问他。

“听说过呀,好像是《内经》里讲过的。”

看了看他,我说道:“你可知道阴平阳秘在人身上的表现是什么吗?”

他摇了摇头,“《内经》中有好多话都看不懂,去年听了你在网上讲的《黄帝内经》之后,明白了不少,但是好多还是不懂。”

“阴平阳秘在人体上最直接的标志就是大小便,小便属阳,主六腑;大便属阴归五脏。小便有力就是阳秘,大便通畅就算阴平。

我有时候给同学们开玩笑说,小便不用等、大便不用纸,这就是阴平阳秘。”

他的表情有些诧异,愣愣地看着我说:“阴平阳秘就这么简单?可是怎么做到呢?”

我看着他的表情觉得有点着急,于是就不再兜圈子了,“你还记得《生气通天论》中对于阴阳的修持法则吗?阳气增长有六个字:传精神、服天气;阴之增长只有四个字:谨和无味。用现在的话翻译过来就是要科学运动、健康饮食。”

他终于松了口气,说到:“你说到这里我就明白了:也就是说靠保健品和药物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只有自己从饮食习惯和生活运动规律上去改变才是对的。”

我冲着他挑起了大指。

现在像这样两便不利的人越来越多,但大多数人都是在寻找灵丹妙药,然而这并不是办法。临时应急,借用一点药物或者营养品是可以的,可是这不是长久之计。

两便不利,其实是脏腑衰退的表现,如果只是重视了解决症状,而不去解决问题的根本,到最后就是两便也解决不了,身体还会出现更大的疾患。

这里面的阴阳逻辑大家明白了吗?两便属阳,主于外;脏腑属阴,藏于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