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惠施之谋

 sy0406 2020-08-16

view


惠施之谋

【拼音】: huì shī zhī móu

【释义】: 比喻兼听则聪,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才能明察善断。

【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张仪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而惠施欲以齐、荆偃兵,二人争之。 

【典故】

  战国时期,张仪想把魏国和秦国、韩国联合起来攻打齐国、楚国。惠施想把魏国同齐国、楚国联合起来而按兵不动。人们大多都到魏那里替张仪说话。惠施对魏王说:“小事,说可以做的、说不可以的恰好各占一半,何况是大事呢?把魏国与秦国、韩国联合起来去进攻齐国、楚国,是件大事,而大王的群臣都认为可以做。不知这件事是否可行,如此难道不是很清楚了吗?莫非群臣知道的治国之术,如此相同吗?这件事是否可行,没达到如此清楚的程度;而群臣知道的治国之术,又并非完全相同,这其中有一半人是糊涂不明的。所说的能够威胁君王的,就是君王将失策予这一半糊涂人的说教上。”

       二人各执己见,争执不下。魏王听群臣意见,群臣附和张仪。魏王不采纳惠施之谋而采用张仪的主张,结果招致失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