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交水稻种子质量问题和非质量问题的鉴别

 止水拥云 2020-08-16

杂交水稻种子质量标准为GB4404.1-2008,其中杂交稻大田用种的标准为:纯度≥96.0%,净度≥98.0%,发芽率≥80%,水分≤13.0%。一般来讲,在以上4个方面均达到国家标准的杂交水稻种子视为合格种子。合格种子在大田种植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不良气候、病虫害等因素造成表现不正常的,属于非种子质量问题。

大田生产中常见的种子质量问题

1、发芽率低于80%的,属于发芽率不达标种子。

2、大田纯度低于96.0%的,属于纯度不达标种子。一般按差额部分计(4个百分点除外),每差1个百分点1亩田补偿4公斤商品稻谷。面积按照亩用种量计算,一般早稻2.0公斤/亩,晚稻1.5公斤/亩;田间含杂计算方法:以蔸计,在大田随即抽取800~1000蔸集中连片的植株,其中整兜杂的计1蔸,半蔸杂的计0.5蔸,计算其中杂蔸率,一块田取三个点即可,计算其平均杂蔸率。

大田生产中常见的非种子质量问题的类型和表现症状

1
栽培管理不当造成的非种子质量问题

(1)育秧措施不当。播种前的很短时间内秧田施用化学肥料、播种后遇大雨打落等多方面原因都可能造成烂种、烂秧;采用不同育秧或者栽培方式,可能造成生育进程出现变化,如采用软盘抛栽方式比传统水育秧移栽生育期可能推迟5~7天;地膜覆盖秧田,遇晴热高温天气未及时揭膜通风,造成秧苗被烧坏等。

(2)秧龄过长引起早穗。晚稻秧龄过长,易引起早穗,俗称野鸡毛。

(3)水肥管理不当。施用氮素肥料太多或太迟造成贪青晚熟;施肥不均,造成田间生育进程不一致;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或有机肥施用过量、田间长期泡水等造成禾苗僵苗不发、黑根烂根;施用劣质肥料造成禾苗生长异常甚至死亡。

(4)倒伏。未按品种特性管理,过量施用氮素肥料、田间排水不畅、长期渍水、大田直播谷等易引起倒伏。黄熟期倒伏也成后期倒伏,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机械化收割;抽穗扬花期至乳熟期倒伏也称前期倒伏,产量损失严重,甚至绝收。

2
病虫害造成的非种子质量问题

(1)病害。杂交水稻栽培的传统病害有恶苗病(由赤霉素引起的禾苗徒长)、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等;近年发生面积越来越大、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的有稻曲病;发生面积迅速扩大、广大用种户认识不足、有较大疑惑和分歧的病害有矮缩病。下面重点介绍稻曲病和矮缩病。

稻曲病又叫青粉病、绿黑穗病,是一晚和二晚抽穗扬花期的主要病害。病菌可借气流传播,也可在土壤越冬,主要侵害花器和幼颖,气温在26~28℃时最适宜它的发育。所以一晚、二晚抽穗扬花期时,适逢阴雨天气和高温高湿条件时,易诱发此病,同时偏施氮肥、田水落干过迟、米质优和着粒密的品种,也容易发病。防治方法是在水稻破口抽穗前一个星期,亩用20%井冈霉素250克或12.5%纹霉清250毫升兑水35公斤均匀喷雾,药后每隔5~6天再防治一次,可达到较佳的防治效果。


矮缩病有很多种,但近年常发生且日渐危害严重的一种新型矮缩病是黑条矮缩病。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带病毒媒介昆虫(黑尾叶蝉、稻飞虱)吸食稻株汁液时传播病毒,病毒在植株体内大量繁殖,造成代谢紊乱、植株矮缩。田间表现主要有如下几种:a、在秧田发病的,跟短小,植株矮小,不抽穗,常提前枯死;b、分蘖期发病的,主穗和早期分蘖穗尚能抽出短小病穗,但病穗缩藏于叶鞘内;c、拔节期发病的,植株表现比正常株偏矮,特征类似不育株,存在包颈现象,结实率低,茎基部剥开可见虚线条状蜡色瘤状突起,或发病心叶顶端卷曲,在田间呈零星分布或不规则分布(见下图)。

预防措施:一是做好秧田及四周杂草上传毒昆虫的防治。单季稻和连作晚稻播种前应及时清除秧田及四周的禾本科杂草,喷施药物将传毒飞虱和叶蝉杀灭在毒源地,阻断其迁移传病途径;二是做好秧苗2~7叶期和大田初期,这时期应注意做好飞虱和叶蝉的防治,秧田每隔3~5天防治1次,大田初期防治1~2次;三是做好掰蘖补栽的补救工作。根据发病情况,对重病田块(发病率在8~10%以上的)利用杂交水稻自身的分蘖优势,及时进行掰蘖补栽处理。即拔除大田已出现的病株,从周边无病稻株掰出一半分蘖移栽在拔除病株留下的空穴里,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能有效保证受害田块获得较好的产量。

(2)虫害。虫害主要有二化螟和稻飞虱危害,其它有稻水象甲(检疫性虫害)、稻象甲、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等。因虫害较易识别,由虫害产生的非种子质量问题纠纷较少。

3
用种不当造成的非种子质量问题

(1)人为种子混杂。人为种子混杂是双季稻混栽区较常见的非种子质量问题之一,表现为在田间出现典型的2个或2个以上不同熟期或者不同株叶形态的品种。人为种子混杂可能是由零售商售种时拿错种子或用种户自身混杂引起,一般表现为只有个别田块混杂。由零售商拿错种子造成的混杂一般认定为非种子质量问题,责任由零售商承担。

(2)误用F2代。个别农户由于对杂交稻缺乏认识,抱有侥幸心理,误用杂交稻F2代作大田用种,田间出现分离现象,各种杂株类型比例很高。近年此类现象已逐渐减少。

(3)错季用种。晚稻种子用作早稻栽培,表现为生育期延长,抽穗时可能遇到高温伏旱,影响结实;早稻种子用作晚稻栽培,可能表现为植株矮小、分蘖力弱、稻穗短小、产量低。

4
气候因素造成的非种子质量问题

气候异常往往对杂交水稻生产造成大范围的灾害(包括小气候的影响),还可能引发病虫害的大量发生。因气候异常影响范围广,产量损失大,易引起群发性的种子质量纠纷,是非种子质量事故的主要成因之一。

(1)温度异常。低温造成植株生育进程推迟,抽穗困难,出现包颈现象,结实率低。特别是持续严重高温或低温,对处于敏感阶段(抽穗扬花期)的水稻可能造成极大影响,同一田块的不同区域甚至同一穴的主穗与分蘖穗受害程度可能完全不一致,可能造成结实率低至40~50%,甚至更低。

(2)大雨。抽穗期遇大雨,造成大雨洗花,影响结实率。

(3)水淹。水淹可能造成稻株腐烂或生长异常。

(4)干旱。干旱造成稻株分蘖能力降低,叶色变浅,每穗总粒数减少,结实率下降。

(5)台风。台风往往造成倒伏。

5
药害引起的非种子质量问题

药害的主要特征是田间成块状或条状分布,与施药者的施药习惯和走向密切相关。

(1)敌敌畏等农药药害。过量施用敌敌畏等农药,叶面出现大量斑点,甚至造成叶片枯黄。

(2)除草剂药害。个别农户错将除草剂当病虫防治用药使用,或者使用喷施除草剂后未清洗干净的喷雾器施药,前期药害造成禾苗卷曲、矮缩甚至死亡,中、后期药害严重影响抽穗和结实。

(3)其它农药药害。其它农药药害可能造成叶片卷曲、叶色异常、抽穗困难、结实率降低等不良影响。在抽穗扬花期防治病虫害,注意不能上午施药,应避开扬花时段,选择16:00以后施药,否则易造成空秕粒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产量。

6
其它因素引起的非种子质量问题

(1)落粒谷。晚稻田出现的较多,主要是由于早稻谷子落入田中生长出来的,由于现在基本上使用除草剂,所以发生频率较大。如果是移栽田,很容易识别,落粒谷长出来会是在正常株的空挡;如果是抛秧田就不容易看出,只有通过了解前作并根据大田表现(如杂交稻F2代会有分离现象)认真比较分析才能辨别。

(2)自然灾害和污染引起。雷击、熏烤、工厂排放的有毒化学烟雾或液体等,都有可能造成非种子质量问题,造成农户减产减收。

(3)品种退化引起。审定品种在规定使用区域内,也可能出现不可克服的弱点或严重退化情况,同意属于非种子质量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