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睡觉有讲究,床是不能乱上的!

 自强不息在等你 2020-08-16
 
要说中国文化,那绝对是深厚且丰富,就说古典家具中的床文化吧!其主要表现便是:床不乱上,不同人睡不同床,各有各的寓意。“儒教”赋予睡卧以特定的礼仪观念。床榻之设,既为实用护坐,更为人生礼仪所必需。

子孙睡的床

从古人为子孙准备的床,就能够看出古人对子孙的教育哲学。在古代,家里未成年(未成家)子孙所睡的床和家里其他人睡的床有很大的差别。
“子孙床”多为“架子床”,也有“拔步床”,其中“架子床”被古人视为最适合子孙睡的床。古时未成年(未成家)子孙的居室相对狭小,所以放置一张简单的架子床是最合适的。床体多为硬板,不仅利于孩子骨骼发育,同时也是教育子孙挺直脊梁做人。这种文化通过含蓄而无声的形式传达出来,同时也表达了古人对子孙的殷切期望。

除此之外,这种架子床一般朴素,雅致,而且多透雕一些梅兰竹菊,文房四宝之类的题材,以潜移默化熏陶子孙用功读书。由此看,一张小床体现的不仅是中国父母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希望,更体现了对孩子的未来志向的塑造。


结婚睡的床

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结婚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此,对于婚床,古人也是相当重视。一般人家,婚床多用架子床,大户人家更愿意花大钱去造一个拔步床。
拔步床在制作工艺上是精益求精,而且还包含了奇特的中国民间习俗。在拔步床上有着不同主题含义的雕刻和绘画。除了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和一些戏剧故事、民间传说之外,有很大一部分,带有某些云雨之事的暗示色彩,成为夫妻之间的秘密,自然也就更不宜被外人所见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远非如此,有的拔步床上父母还设置了小机关,来了解子女房中生活,从中也可见父母的良苦用心。
这种床,不仅寄寓着父母对于孩子传宗接代的渴望,也寄寓着将礼教传统继承下去的渴望。

老人睡的床-长寿床

长寿床的说法流行于江南地带,是一家之主所睡的床,一般是指家中年纪最长的男人。一家之主逝去后,家中子孙要到床上去睡一次,寓意像逝者一样健康长寿。然后再把这张长寿床传给新任的一家之主,就这样祖祖辈辈相传下去,寓意世世代代香火延续,家业兴旺,子孙后代长命百岁。
“长寿床”多为“百福千工床”、“拔步床”、“架子床”,其中“百福千工床”被古人视为最好的长寿床,百福千工大床只有大户人家才有,大多采用紫檀、黄花梨等名贵的木材制作,坚固耐用,使用年限极长。千工,顾名思义是指一天一工,一件百福千工床需要花费工时千工之多,也就是三年多的时间精心雕刻才能制作好一张百福千工床,该床制作奢华,整个床周围雕刻多子多福、吉祥如意、吉星高照、松鹤长寿多种题材,寓意非常好,可见古人对于孝道的重视。
 
后记
一生在世,半生在床。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就非常注重床榻的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床榻作为家具的一个重器、一个大器,几乎所有家具文化里面装饰的工艺,在床榻上都能得到体现,比如说建筑上的文化,我们的日常生活、经济生产都能在床榻上体现。床榻,孕育出深厚的文化,时至今日,仍为世人沿袭和传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