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高考“3+1+2”模式,如何考试?如何算分?如何招生?

 Selina王华 2020-08-16

今年2月份,教育部公布了辽宁、河北、江苏、湖北、湖南、重庆、福建、广东等8个省市将于2021年实施“3+1+2”的新高考模式,即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将是这种模式第一届考生。对于这种高考模式,相信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感到迷茫,这里就对大家关心的问题做简单的解读。

何为“3+1+2”模式?

“3”,指语数外;

“1”,指物理和历史中必选一科;

“2”,指剩下的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选择两科。

这种模式不仅使物理和历史在高考时“分道扬镳”,还强化了两者分别在自然科学类专业和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中的地位。

“3+1+2”与传统文理分科有何区别?

1、目标导向的不同

“3+1+2”模式更体现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选择科目组合的不同

在“3+1+2”模式下,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12种科目组合中自主选择,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学生选择。

3、考试内容的不同

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都是有所区分的。而“3+1+2”模式下,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数外3个科目考试时都是不分文理,所有的考生的考试试卷都一样。

成绩怎么算?——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从2021年开始,实施“3+1+2”的省市地区的考生,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

统一高考科目成绩: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考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自主选择的两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考成绩计入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8省市均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择性考试安排在6月统一高考期间一并进行,并且将考试次数确定为1次。选择考由省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

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方式有何变化?

从2021年开始,实施“3+1+2”的省市地区普通高校招生将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并且按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进行投档录取(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出外)。

考生志愿由“专业(类)+院校”组成,采取一所院校一个招生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在“专业(类)+学校”模式下,由于每一个志愿都细化到了某一所院校的某一专业或专业类,因此不再设置专业调剂志愿。

该如何选科?

在“3+1+2”,学生在高一时就要选科,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这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并且关系到自身未来的人生规划,一定要慎之又慎:

① 看自己的优势学科;

② 考虑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

③ 结合自身的兴趣与爱好;

④ 参考高校出具的选科要求。

新高考政策固然很“新鲜”,但是大家也不要为此过于焦虑,我们要理性地对待,无论如何改革,踏踏实实学习,才是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