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医案研读:大内御医蒲辅周治胃窦部黏膜脱垂案(调和肠胃)

 昵称17447218 2020-08-16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

【名医简介】

蒲辅周(1888-1975),现代中医学家,四川梓潼人,出身中医世家,幼研医籍,多在成都、梓潼行医。曾任四川梓潼县商会评议员、四川梓潼县第一区区长。1955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成立,蒲辅周奉命调京工作。进京后,他在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科工作。1956年参加农工民主党。1960年任中医研究院内科研究所内科主任,196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65年任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并曾任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常委,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科委中医专题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等职务。其治病主张灵活辨证,反对泥古不化。其著作有《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对几种妇女病的治疗法》《中医对几种传染病的辨证论治》等多种医籍。

【医案】

蒲辅周治胃窦部黏膜脱垂案

刘某某,男,49岁。

1960年9月1日初诊。

病史:

经常胃脘痛,食纳欠佳,无气及吐酸,大便偏燥,2~3天1次。手心常出汗。睡眠不宁。曾检查为胃窦部黏膜脱垂。脉弦缓有力,舌淡苔秽腻。

辨证:

肠胃失调。

治法:

治宜调和肠胃。

处方:

法半夏,茯苓,陈皮,炒枳实,炙甘草,鸡内金(炮),草蔻仁,香橼皮,山楂,制香附,炒麦芽。

共研细末,每次饭后服七分,白开水送下。临睡时再服桑椹膏小匙,温开水冲服。

11月2日二诊:

胃脘痛胀减,饮食增加,睡眠见安,大便正常,手汗减。脉弦略减,秽苔未净。原方加茵陈一两,服法同前。

12月31日三诊:

服药后胃胀痛基本消失。停药后又感腹胀但不痛。食纳、二便睡眠均正常。原方续服,诸症消失。

本案引自(《蒲辅周医疗经验》)。

【评析】

本案患者证属肠胃失调,治疗从调和肠胃立法,方用香砂保和丸加减取效。年近50,睡眠不宁,合用桑椹膏,益阴安神,方药对证,故收效显著。

【作者寄语】

如仍有疑问、体会,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有收获,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 @古今医案研读 ,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名家医案,如需了解中医基础知识可关注@梅小护科普 ,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