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声 那年,我大学毕业,来到了遥远的某北方城市求职。因为毕业前对方单位——一家国企已经到学校来联系好了要人,我找到了那家单位。单位负责接待的人却告诉了一个意外的消息:“人是要的,但情况有了变化,人事局那边不同意拨指标。”如同当头一棒,我愣住了。我急忙追问,他不愿多说:“不过我们会尽量争取。”接着,我看见还有三个和我同样风尘仆仆衣着寒酸的小伙子也赶来了,他们都是和我一样来应聘的大学生。在听了厂方的回答后,他们和厂方争论起来,都有一种被欺骗后的愤怒。 厂方给我们开了一间简陋的招待所,说:“你们再等几天,我们安排你们住宿,吃饭你们就自己负责吧。”我们只有忍气吞声住下来。同病相怜,我们很容易便团结在了一起。我们互相勉励,焦急地等待着,希望会有好结果。我更是心急如焚,出门前没有带多少钱,这么多年读书已耗尽了父母的心血,这次来的路费还是爸爸把一头猪提前卖了换来的。出门时心里满怀期望,发誓要好好工作来报答他们,以为一上班就会发工资,谁知会出现这种状况?别说回家的路费,吃饭的钱都所剩无几了。家乡远隔千里,举目无亲,怎么办?我哭了起来。他们三个看见我这样子,都来安慰我。我向他们哭诉了自己的难处。 令我一生难忘的一幕发生了:他们纷纷从身上拿出了钱包,有一个掏出一个绣得很精致的布钱包,看得出是他妈妈一针一线精心绣的,把里面的钱递给了我之后钱包便迅速干瘪下去。三个人,一下子竟凑了九百多元钱。这些钱,已足够我几天的伙食与回家的路费了。看着他们满脸的真诚,我感动得哭了。我要下了他们的地址,承诺以后一定尽快还他们。一个多星期过去了,厂方终于无奈地告诉我们:“没办法了。”淡淡的一句话,便把我们摆平了。四个穷学生只有愤怒而无奈地回家。 回到家里,我把得到帮助的事告诉身边的人,他们都不相信。这世上有太多明借实骗甚至连亲友都不放过的人,何况我们只是萍水相逢不会再见?也许只有没有被世俗污染的学生才能做到。有心术不正的人甚至劝我:“别还了。”这种教唆更令我吃惊。 因为工作一直没有着落,我咬着牙,做了几个月苦工,硬是尽快还了他们的钱。在三张汇款单的附言上,我都写上了一句:“你给我的是一种信念!”接着,我几经周折,四处求职,在一次次碰钉子时我也沮丧过,绝望过,但记起那三张真诚的脸,我的周身又升腾起一种力量。不久,我考取了公务员。我忘记了那次求职被骗的不快,而那狭小的房子里的一幕竟变得那么温馨而令人怀念。 多年过去了,我和他们一直保持着联系。虽然因为都有了彼此的事业和家庭,不曾重逢,但那份通过电话或网上交流传递的温暖,时刻激励着我,让我坚信:也许生活偶尔不圆满,但人性还是美好的,只要你做一个善良与诚信的人,世界会因此更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