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基础小白必备宝典:认识肺部影像结构

 陈玮642 2020-08-16


收藏!



胸部的常用投照方法


1、正位(站立常用后前位,卧位常用前后位)
 

图1

前胸壁紧贴片盒支架,手背支于髋关节上方,两肘尽量前靠,体弱者做合抱姿势。

球管胶片距离:185 cm。

条件:125 Kv,5 mA深吸气末曝光。

 
2、侧位(无特殊要求时,采用左侧位)
 

图2

侧胸壁紧贴片盒支架,两臂合抱于头顶,中心线正对患者腋下约5cm-8 cm。

球管胶片距离:185 cm。

条件:125 Kv,8 mA深吸气末曝光。

其他较少使用的投照方法


1、斜位(常用于显示肋骨腋段骨折)
 
图3

冠状面和胶片盒呈45度角。

右前斜位:第一斜位/击剑体位;左前斜位:第二斜位/拳击体位。

屏气方式、球管胶片距离和曝光条件与后前位胸片相同。
 
2、前弓位/后弓位(显示肺尖区病灶)
 

图4

患者站立于支架前4 cm,上身后倾直至双肩靠于支架上.。
 
什么时候采用前弓位呢(前弓位的优势)
 

图5(左)平片右肺尖病变显示不清 、(右)前弓位片显示右肺尖肿块

了解胸片中的解剖结构:

 图6组

肺野划分:

横向划分:分别在第2、4肋骨前端下缘引一水平线,即将肺分为上、中、下三野。

纵向划分:分别将两侧肺纵行分为三等份,即将肺分为内、中、外三带。

 

图7

肺纹理的形成: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管、少量间质组织。

肺门正位:

图8

图9
肺门侧位:
 

图10

肺部分叶: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纵隔分区:有六分区与九分区两种方法。

六分区:在侧位胸片上,从胸骨柄体交界处至第4胸椎下缘画一水平线,做为上、下纵隔的分界;以气管、升主动脉及心脏前缘的连线做为前、中纵隔的分界;再以食管前壁及心脏后缘连线做为中、后纵隔的分界。从而将上、下纵隔各分为前、中、后三区,共6区。
 

图15 (左)纵隔六分区示意图、(右)纵隔六分区影像图

九分区:在侧位胸片上,从胸骨柄体交界处至第4胸椎下缘画一水平线做为上、中纵隔的分界;从肺门下缘画一水平线做为中、下纵隔的分界;以气管、升主动脉及心脏前缘的连线做为前、中纵隔的分界;再以食管前壁及心脏后缘连线做为中、后纵隔的分界。从而将上、中、下纵隔各分为前、中、后三区,共9区。
 

图16 纵隔九分区示意图

本文首发:医学界呼吸频道

本文作者:李艳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