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昌图老故事】昌图县的民族及习俗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0-08-17

昌图自古以来,先后在这里生活的除汉族外,有13个少数民族。据1983年统计,汉族930024人,占全县人口的97.47%满族17023人,占全县人口的1.78%,蒙古族2989人,占全县人口的0,28%;朝鲜族785人,占全县人口的0.05%,锡伯族103人,占全县人口的0.01%。苗族5人,壮族4人,白族2人,达斡尔族8人,鄂温克族4人,俄罗斯族2人,黎族1人,占的比重较小。

蒙古族是东胡的一支后裔,于1913年,耶律留哥自立为辽卫,并降服蒙古。金朝为了镇压耶律留哥的反叛,于公元1214年派遣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领兵攻打留哥,结果金兵败于归仁县(今昌图县四面城)。从此,蒙古族留居此地。至清末蒙民已成境内主要民族之一。

蒙古族的语言,即原东胡的语言。蒙古族人善骑射,逐水草而流徙。为适应游牧生活特点,居住毡房(俗称蒙古包)。因蒙古族人们从事牧业,故常食牛羊肉。忌讳客人在门口下马(误为报丧),忌讳手持马鞭进入毡房(误为寻衅)。

蒙古族妇女向有“修头不修脚”(即不缠足)身强体健之说。骑射可与男子相媲美。姑娘出嫁前夕,给煮羊胸脯肉吃,以示送别。

蒙古族人性格粗犷、豪放,待人热诚、好客,青年男女能歌善舞。太平鼓(俗称单鼓)和马头琴是其喜爱的乐器。蒙古族青年,跨骏马、背猎枪,携带马头琴,经常驰骋在草原上。

蒙古族有打球之游戏。球名“朴热”,以木或毡制之。球场两端,相距半里,队分两组各十数人,置阵营一人(护门员)分前锋与后援队,球由场中线发,打进营门(大门)为胜,颇类今之足球赛。蒙古族青年还盛行摔跤之习,名日“角抵”,相扑之戏,蒙古人所最重,筵席必除,“角抵以铺为负”,败者则以为耻。吹布楞(即吹海螺)是蒙古族集中或战争时用的号角。蒙古族信仰喇嘛教。“衣裳灰暗”、“库克蒙古勒”表示对青色的崇敬。丧葬仪式:用棺椁,并殉死者所爱之良马,埋葬其衣服,以盆烧酒、食祭奠死者。

满族的祖先,秦以前称肃慎,两汉时称挹娄。原居住在我国东北松花江流域。1635年女真之称,改为满族。据文字记载,满族在昌图定居落户,始于1125年前后。满族以农业为主,畜牧为副,喜良马和耕牛。满族女人执骑马,不亚于男子,十几岁儿童也能佩弓箭驰逐,稍有假日,则率孥狩猎为事。

满族居住习惯,门必向南,四壁有墙,西、南面皆辟大窗,四壁下设长炕,没有遮隔,主仆男女,分居其中。族的婚姻关系,不择族类,青年男女结婚,月内双穗幔帐,出月挂单穗幔帐。

满族的传统习俗,不杀犬,不捕乌鸦,善养猪充肉食。其服装男子喜留马蹄袖,女子喜穿旗袍,马掛亦是满族人的一种服饰。娱乐用太平鼓,常男女聚在一起,跳单鼓舞为乐,舞时身扎腰铃独具特色。另外,“喜乐祖先”的风俗极为隆重,祖先堂设西炕或卧室外间高处,供奉牌位似汉人的“家堂族子”。每逢年节把祖先堂打扫得干干净净,焚香上供,缅怀先人的功德,祈祷子孙幸福。旧历年(春节)立灯笼杆,挂四面斗灯笼。摇车是其抚育婴儿的工具。“嘎拉哈”(猪后腿膝关节)是家庭的娱乐工具。民谣“关东地方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妇女叼个大烟袋,生下孩子吊起来”(摇车)。便是满族人的部分生活习惯。

在国民党时期由于实行大汉族主义,满族多隐其民族籍贯从汉人。解放后,由于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实施满人多复族籍,并建了满族分镇。昌图县满族比较集中的下二台、泉头、横沟、满井、昌图站、两家子镇等

朝鲜族,五世紀初,进入昌图。十八世纪中叶,朝鮮族人民从朝鲜半岛又迁入我国东北地区。1939年日本开拓团到昌图,宝力镇樱桃村等地垦荒,开拓团从朝鲜带来一批朝鲜人代其开垦。修水田工程,开渠配套,第二年驱赶当地农民,占了大量良田,种植水稻。1945年9月3日胜利后这批朝鲜人都回国了。1948年12月沈阳解放后,八路军前线指挥部和沈阳领导机关疏散人口,将朝鲜人动员出城,由省统一安置。昌图接纳了370户,人口1000余人,一部分安置到第一区(宝力镇),另一部分安置在六家子屯和宝力农场至今。

朝鲜族人,在农业生产上,精于水稻耕种;在生活上,喜食犬肉,辣椒调味,主食冷面、米糕,打糕是节日和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

朝鮮族人,男人喜喝酒,家家都会酿米酒。衣着别具一格,妇女着民族装束,其民族服是丝绸制作的短衣长裙,短上衣斜襟没有扭扣,以布带打结,裙的长短,因年龄而定,年轻姑娘多为短裙。男子服装是白色上衣,外加深色坎肩,裤管以肥硕为特色,别具风采。朝鲜妇女的勤劳尤为称著,用头顶水顶物是异于他族之处。

朝鲜人的性格爽朗、活泼,富于幽默感,善歌善舞,上至七十岁老者,下至五岁儿童,遇有喜庆之事随地设场起舞,习为常事。《春耕曲》、《长鼓舞》、《农乐舞》、《顶水舞》是朝鲜族人喜爱的歌舞。长鼓横跨腰间,颇类今之腰鼓,是其得心应手的娱乐工具。正月十五,有搭设“望月架”和集会娛乐之风。

朝鲜族人结婚仪式多在女方家举行,怀孕之后始回男家。丧葬仪式极讲究,现在此风俗,随着移风易俗的要求,有些改变。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据昌图府志载:宣统二年,昌图有回民15户,人口108人,现在全县有回族444人。在历史上,回族人在制药、制香、制革等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

回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因此,服饰、语言等方面与汉族大致相同。在肉食上以牛、羊肉为主,忌食猪、马、骡、驴、狗肉和猛兽的肉,忌食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动物肉。回族喜欢喝茶,一般不喝酒、不抽烟。回族一直使用汉族语言,但在宗教活动中民族内都还保留着一些波斯语和阿拉伯语词汇。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徒称“穆斯林”。伊斯兰的经典主要是“古兰经”,其次是宗创始人穆罕穆德的言行录。按照教規,每个教徒一生中必修“五功”,即“认”(认识真主)、“礼”(礼拜)、“斋”(封斋)、“课”(将财物的一部分交给清真寺作公共费用,称天课)、“朝”(朝觐麦加)。每天应作五次礼拜,七天聚礼一次,每次礼拜前须“小净”(洗四肢)或大净(洗全身),每次礼拜时应穿干净衣服,身体必须洁净。回族节日多同宗敬活动合在一起,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帮节”(即杀牲节)、“圣纪节”等三个。均按回历计算。

回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解放前买卖包办婚姻很普遍,结婚须经阿訇念“喜经”后方能有效,由于饮食上的差异,回族一般实行民族内婚。与其它民族结婚者不多。

人死实行土葬,用白布裹尸,不用棺材,一般当天死,当天埋葬,特殊情况,停在家不得超过三天,葬前对尸体进行沐浴,并请阿訇念经,把一部分财物散放贫苦人及捐赠清真寺,名为“伊汽落特”。

农村的回族,农业生产水平与当地汉族基本相近。居住城镇的回族,多从小摊贩和小手工业。回民在旧社会同汉族一样,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解放后,回族人民获得解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民族团结平等,逐渐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改善了民族关系。政府对回族人民的生活与习俗,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和妥善照顾。在城镇安置了回民劳动就业,对回民经营手工业、商业也作了安排,回民聚居区一般都建立了回族饭店和副食供应点,照顾回民生活之需。

锡伯族,昌图县的锡伯族是解放前后,从开原、法库两县迁入的。他们属于正白、正兰、正黄旗。据1982年人口普查时,全县共有锡伯族103人。分别居住在17个乡镇场。最多的昌图镇有37人,其余各乡镇场都不超过10人左右。

全县的锡伯族人没有会说锡伯语的,与当地居住的汉族、满族、朝鲜族等兄弟民关系十分密切。锡伯族的服饰用满族的旗装样式。清末以后,他们的服飾与汉族基本一样。各个节日的生活习惯、饮食等方面与汉人相同。破除了旧的婚姻制度,和其他民族已通婚。丧葬时不再穿孝服,不绕纸,实行深葬或火葬。在礼节方面和汉族一样,过年向老人问好,不再“请安”了,“四・一八”节(怀亲节)也不再活动。由于人口较少,居住分散,年岁大的还知道一些旧的风俗习惯,而年轻人虽了解一些,也不愿意按过去的习惯去做。久而久之,也就沿习了汉人风俗。

农历4月18日定为怀亲节,锡伯族人民纪念西迁的重大节日,家家户户于这天制做“未顺”(一种面浆),以作调味之用。

锡伯族人民能歌善舞,在欢度节日里参加秧歌、龙灯、狮子、大头人等形式的娱乐活动,嘎拉哈游戏比赛是锡伯族妇女一种活动。勤劳勇取的锡伯族人民,在抵御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上建立过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昌图境内,居住的锡伯族虽然人数不多,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