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应该这样说,振兴中华必须依赖现代化。
科技是致富的手段,但国学可以塑造个人文化格局,国学更是中国的灵魂。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古人留下无数的文化精神粮食。虽然有局限,但不会影响他对中国人的教育。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必然会被中国的文明深深吸引并影响终生。
古人云,“不患无功,只患无志”,这句话伴随我走过惨淡的前半生。如果没有一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我会对坎坷不平的生活举手投降。
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或许影响了中国的科技进步,学子都以当朝廷命官为依归,可是国学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他告诉我们,“粒粒皆辛苦”,告诫人民要珍惜粮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告诉我们要做父母官,“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使命。
国学不但给中华留下偌大的精神宝藏,也因此造就了勤劳善良的中华儿女。“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个人如果孝敬老人,爱护弱小,他再坏也一定不会坏到哪里去。
虽然科技对经济有利,可是国学能够教给人做人的原则。只有积极的文明才会长久存在,既然国学能够历经千年,他必定有他积极向上的一面。他让人饱满,使人不只停留在表面。国学可以塑造中华民族的中华魂,他是不可替代的。纵观世界有不少的信仰,而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国学。
国学离不开汉字,而汉语的读音造就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歌。这些是诗也是歌,只可会意不可言传。汉字是世界上少有的象形文字,虽然比起字母难于学习,但它自有它的独特性,学习汉字更能训练学子的想象力,因为它形象。
而且汉字的构造更能让汉字把文明延续,因为它是象形字。而象形字就像绘画,即使不会读也可以通过它的字体知道他的意义,这是为什么中华文明没有被湮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