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千年文化与艺术

 遇事明言 2020-08-17

版画《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顿斯科伊》,A. 施马林诺夫,1969 年

版画《圣谢尔吉·拉多涅日斯基》,A. 施马林诺夫,1968 年

大型壁画(佛罗伦萨马赛克壁画) 《建设者》,Э.А. 扎林诺娃

圣像画《萨罗夫修道院的圣格拉西姆》,作于 20 世纪初

弗拉基米尔城圣母升天大教堂,建于 12 世纪下半叶,由当时的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利公安德烈博格柳布斯基奠基

莫斯科市孔采沃区的拜占庭式教堂,始建于 18 世纪中叶

大诺夫哥罗德城堡,始建于 11 世纪中叶

描绘俄罗斯最早的圣者鲍里斯与格列布兄弟(弗拉基米尔一世大公之子)的画
1995年为普利卢基救世主修道院修复的 6世纪初季奥尼西画派的圣像《圣像普利卢基修道院圣季米特里的生平故事》
作者:A.B. 尼杰茨基

利哈乔夫是20世纪俄国最杰出的文化学者、历史学家、文艺理论家。曾当选欧洲多国科学院的院士,也是波尔多大学、布达佩斯大学、牛津大学、索非亚大学、莱比锡大学、爱丁堡大学的荣誉博士。其地位比肩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1924年考入列宁格勒大学社会科学院人类学与语言学系。毕业后不久,因在学生研讨会上对简化俄文字母表的改革提出质疑,被关入索洛韦茨基岛上的集中营,1932年获释。1938年,开始在列宁格勒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工作。曾参加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在戈尔巴乔夫的支持下,利哈乔夫发起并成立了俄罗斯文化基金会,戈尔巴乔夫夫人赖莎也是其中的成员。以该基金会为阵地,他致力于挖掘、保护和发扬俄罗斯文化传统的实际工作。
利哈乔夫一生致力于古罗斯文学和文化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课题涉及11—17世纪古罗斯文学、艺术、历史,留下500多部学术论文和专著,是研究古罗斯文学和文化当之无愧的大家,其光辉照耀了整整一个时代。
利哈乔夫一生经历了沙皇时期、苏联时代和叶利钦时期,去过集中营,遇到过列宁格勒围困,可谓是二十世纪苏俄历史的见证人,极富传奇色彩。他是“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俄罗斯文化界的一座丰碑”。
他关于古罗斯编年史、古罗斯文学和文化理论及其发展史的著作包罗万象,涉及这些领域的诸多问题,此类专著被世界公认为经典之作,并且不断再版。而国内对这位大家的引进与介绍寥寥无几,两书是作者一生研究的结晶之作,内容坚实厚重,正好填补国内空缺。
两书都为德米特里·利哈乔夫谢世后出版的文集。书中收录的文章分别撰写于不同年代,内容纷繁,是作者一生对俄罗斯千年文化的研究成果,字里行间渗透着他对俄罗斯文化、艺术、历史的思考。一方面,展示了俄罗斯曾是欧洲文明之国;另一方面,又说明了俄罗斯文化具有非常独特的民族特性。
《俄罗斯千年艺术》

《俄罗斯千年艺术》对艺术源泉、古罗斯教堂、叙事空间与和谐原则、诺夫哥罗德文化、安德烈·卢布廖夫及彼得一世等专题做了全面的论述。书中所阐释的俄罗斯艺术,涵盖了古代至20世纪初先锋派的诸多艺术门类和文化现象。这并非传统意义的艺术史著作,而是从文化史的角度来阐释俄罗斯艺术的特点及发展,将俄罗斯艺术看作一个完整的体系加以剖析和阐释。本书是作者一生研究的结晶之作,内容坚实厚重,正好填补国内空缺。

目录:
自序
俄罗斯
简论艺术源泉
古罗斯风格体系中的中世纪象征主义
古罗斯语言与造型艺术
“叙事空间”是“叙事时间”的表达形式
古罗斯美学中的艺术形象之完整性法则与协调原则
诺夫哥罗德文化的世界意义
安德烈·卢布廖夫与智者叶皮凡尼·普列穆得雷时期的古罗斯文化
《安德烈·卢布廖夫》序
17世纪和彼得大帝改革时期的俄罗斯文化及巴洛克风格
古罗斯圣母升天大教堂的城防意义
俄罗斯文化史中的索洛韦茨基群岛
语言与园林
园林与俄罗斯文化
城市形象
建筑学随笔
米哈伊尔·舍米亚金与彼得一世创建的彼得堡城
20世纪初的彼得堡文化
近代俄罗斯文化与古罗斯文化
利哈乔夫生平与创作大事年表
利哈乔夫著作一览表

《俄罗斯千年文化》
《俄罗斯千年文化》是利哈乔夫最后一部专著,是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俄罗斯文化研究的总结。作者以独到的人文主义观点,在统一的文化空间分析了俄罗斯文化的欧洲属性,阐明了俄罗斯文化两种基本根源:来自拜占庭的东正教学说和斯堪的纳维亚的治国方略;同时通过雄辩的事实,深刻揭示了自古体现在俄罗斯人审美意识和东正教实践中的俄罗斯民族特性、俄罗斯文化在整个欧洲文化中的普遍意义及鲜明的特征。

目录:
文化与良知
文化是一种整体环境
历史的自我意识与俄罗斯文化
俄罗斯文化的两大根源
欧洲文化的三大基础与俄罗斯的历史经验
罗斯受洗在俄罗斯文化史上的作用
解析俄罗斯历史
思考俄罗斯
文化生态学
俄罗斯知识分子
省城与伟大的“小城”
方志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活动
彼得大帝的建城遗训
建筑学随笔
文化财富
文学漫谈
艺术漫谈
行为“小节”
杂谈
论人文学科的科学方法
关于历史记忆
自然为人,人为自然
论俄语的古今之变
关于生命,关于死亡
俄罗斯文化与当今世界
俄罗斯人与外国人
附录:利哈乔夫访谈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