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成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百家名匠 2020-08-17

       在追寻前人脚步的过程中,有很多人迷失了自我,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对于玉雕行业的人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阅览过那么多名家的作品后还能找到自己的风格,这是很难的。多年以来,何成苗苦修玉雕技艺的同时,也从未间断过对中国绘画艺术的苦练和追求。在玉雕创作上,我更多追求的是不去重复自己。所以,对于我来说,每一次的创作,都是一次特别的超越,更是一种自我心灵洗涤的过程。(文章转载自百家名匠网)

作者简介

 

       何成苗于1980年生于河南南阳,从小身处华夏中原书香门第的他,从小就对造型艺术情有独钟。他师从中国画坛山水画巨匠郝鹤君教授和岭南山水画大师潘允洪、郭云鸢先生。其画作笔力遒劲,写真栩栩如生,写意意蕴无穷。何成苗虽只有四十岁,却已经是四会云鹤画院院长,也是四会成宝斋创始人。

融于方寸的玉石中

      真正让何成苗得以大展拳脚的还是玉雕。玉的内在品质和朴实无华是中国人精神和物质之间关系最集中的体现,因而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玉雕行业始终深受喜爱。也正是因为何成苗有过学习国画的经历,他刀下的玉雕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多年来他一直将诗、书、画等门类艺术的内涵与精髓,配合娴熟的雕刻技术,融入于方寸的玉石中,形成了其独特玉雕风格,数年来创作出多件充满人文意蕴、极具思想内涵和哲学意味的玉雕精品。

 
作品《志在摩霄》

      作品《志在摩霄》深深地展现出了国画风格与玉雕碰撞出的独特韵味。飞鸟因其灵动常在国画里展示,而在何成苗的刀下,玉雕的鸟也可以活泼灵动,呼之欲出。黄色的叶包裹着白玉鸟笼,而鸟儿则凌驾于笼之上,其雄赳赳的姿态被刻画的栩栩如生。可见鸟儿之志不在笼中安逸,而是展翅于九霄。

 
作品《地藏王菩萨》

       作品《地藏王菩萨》选取的是一个充满佛教气息的元素。传说地藏王菩萨立志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故这位菩萨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扬。作品以土黄色为主,黄色意味着土地,正映衬了“地”,玉石通体莹透,温润和谐,再加上菩萨善良慈悲的意蕴,整个作品仿佛都蒙上了佛教的神圣光辉。

 
国画《一枝春》

 
国画《惜春》

既有艺术又有雅俗共赏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何成苗说:“对于我来说,如何能够创作出既有高超技艺水准,又有艺术魅力的玉雕作品,始终都是我不懈追求的目标与努力的方向。”何成苗作为一名优秀的创新性玉雕匠人,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要求自己,这也是他能源源不断创造出优秀作品的来源。他的作品,无一不体现他的独特的创作风格,既有艺术性,也有独特性与唯一性,同时还具有雅俗共赏的独特气质。

       何成苗在玉雕创作上实现质的提高,从而在艺术造诣上有了新的突破。他奇思妙想,巧辟蹊径,却又始终保持着学习的心态,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寻找自我、充实自我,在不惑之年真正做到了对自己的前路规划清晰,一次抉择,一生的执着坚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献给所有做玉雕的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