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甘蓝发生“未熟抽薹”是怎么回事?

 龙之子龙哥 2020-08-17

甘蓝属于植株绿体春化型作物,当甘蓝幼苗长到7--12片真叶左右、叶宽5--7厘米、茎基部粗0.7厘米以上时,遇到0--10℃的低温,经过50--90天,特别是处在1--4℃的低温条件下,容易通过春化阶段而发生“未熟抽薹”。

植株越大,发生的几率越高。

“未熟抽薹”一般有以下三种表现形状:

一、彻底春化:抽出粗壮花薹,正常开花。

二、半春化:包球后开始抽薹,中心柱升高,停止包球,造成叶球变形。

三、半春化:包球前开始抽薹,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互相制约,停止生长,既不包球,也不开花,或者结球位置长出细碎散乱的小叶片。

那么造成“未熟抽薹”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与气候条件有关

育苗期间或定植后的气温反常,容易发生“未熟抽薹”。

例如: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1993年2月以前,比常年同期暖和,幼苗生长比较快,植株较大,而到2月中旬以后,气温下降幅度较大,有些地区还下了几次雨雪,造成持续低温,使其在低温条件下越冬达到通过春化阶段的条件,因此造成93年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春季大面积的甘蓝“未熟抽薹”。

2004年的初冬11--12月,是气象学家公认的暖冬,比常年同期温度偏高3--4℃,而从05年元旦前的下大雪开始,又转成几十年不遇的冷冬,造成前期生长太快,后期符合春化条件,因此,部分地区发生了“未熟抽薹”。

2006年冬季更是全球范围内几十年未遇的暖冬,植株生长偏大,而07年元月中旬气温偏低,很容易通过春化。西南地区的冬旱,更加剧了植株发育阶段的转化。因此,重庆、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苏、贵州等省份都不同程度发生了“未熟抽薹”。

2012年冬季和2013年早春,北方雨雪明显偏多,温度更低,这种极端气候造成了比2006年更严重的抽薹现象。

2020年的冬春季节,河北省中南部、山东北部、河南北部也是明显的暖冬,前期未见倒春寒,种植户以往年经验,认为已经安全了,到4月中旬所有的冷棚都去除了保护措施,甘蓝生长进入莲座期(开始抱球,符合春化条件),但是4月15日-20日发生了几十年不遇的低温,东北大雪封门,河北昌黎记录到夜温接近0℃,甘蓝植株明显感受到低温,有部分植株开始转向抽薹,几天后温度立刻上升,植株的春化条件不足无法抽薹,因此大量发生上述所说的第三种抽薹表现:不抱球,心叶细碎,生长扭曲。而同期种植的未加保护直接露地管理的甘蓝,因植株大小不够春化条件,发生抽薹比例非常小。

二、与播种早晚有关

冬春季节气候变化频繁,什么时候播种为宜,应掌握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正常气候条件下,按当地习惯播种期播种,一般不会发生“未熟抽薹”,但在天气变化异常的情况下,虽然播种期与往年一样,但幼苗生长相差较大,难免不发生“未熟抽薹”。

一般来说,播种期越早,幼苗越冬前生长往往过大,发育也早,越冬时处在低温下的时间越长,发生“未熟抽薹”的几率越大。

相反,适当晚播,越冬的幼苗小,等达到发育苗龄时,处在低温下的时间也就短了,即使遇到低温也不会大量发生“未熟抽薹”。但有时“倒春寒”来的时间晚,持续时间长,也会造成“未熟抽薹”。

三、与定植早晚及定植后管理有关

如果定植太早,特别是在天气比较暖和的情况下,缓苗后生长较快,如遇到低温易发生“未熟抽薹”;适当晚播、晚定植发生“未熟抽薹”的几率就不大了。

在越冬管理上,越是追肥、浇水比较勤的地块,幼苗生长快,也比较大,感受低温的时间相对较长,发生“未熟抽薹”的几率也较大;

如果定植后及越冬期间适当控制施肥浇水,幼苗生长比较缓慢,使幼苗在达到发育苗龄之前越冬,就不容易发生“未熟抽薹”。越冬后期加强肥水管理,是夺取春甘蓝早熟丰产的关键。

发生“未熟抽薹”是由气候变化异常和栽培管理不当为主的综合因素造成的为防止春甘蓝的“未熟抽薹”,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适时播种,适时定植。早熟春甘蓝的播种期都有一个界限,在这个界限内播种,一般不容易发生“未熟抽薹”。因此,适时播种,适时定植就成为夺取高产的关键。

二、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由于定植时幼苗的大小与抽薹率的高低关系密切,因此,从播种开始就要加强管理,特别是对温度、水分、光照等条件的控制,防止幼苗徒长,是争取春甘蓝早熟丰产,防止“未熟抽薹”的一项重要措施。幼苗生长前期,苗床温度宜偏低些,防止幼苗生长过快;3--4叶以后,适当提高床温,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并防止低温影响,及时淘汰差苗和可能抽薹的幼苗。

三、加强定植后的管理。栽后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营养生长和包球,以夺取早熟丰产。加强春甘蓝定植后的栽培管理的科学性是至关重要的,要根据苗情、天气状况采取蹲、促相结合的管理措施,争取在较低温度下尽快包球,这样既可以防止春甘蓝“未熟抽薹”,又可获得高产。

四、对于有抽薹危险的幼苗,在越冬期间喷施1次400倍液的青鲜素(MH),可以有效的防治“未熟抽薹”。

五、一旦甘蓝发生先期抽薹,要尽可能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损失。这些措施主要有几下几条:

1、追肥促球。定植后,抓紧时间追施一次速效化肥,加速甘蓝的营养生长,促使尽快包心。这样做,可以使已出现的花芽迅速被层层叶球紧紧包住,使其不能抽薹。

2、掐心再生。对于已出薹的幼苗,可利用甘蓝有再生能力的特点,掐掉顶心,让它再生新的叶球,只留一个健壮的加强管理,可保住收成。

3、压茎促球。由于管理失误而抽薹很长的,可将薹扳倒,深压后用土埋紧压实,在抽薹主茎旁边仍能长出新头而长成商品菜。

温馨提示:

出现“未熟抽薹”现象后,农民朋友不要惊慌失措,只要按照科学方法认真管理,也能获得较好的收获。

文章来源:天津金木茂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