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安全防护知识

 危司机运输 2020-08-17
定义
常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安全防护知识

危险品

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易燃易爆危险品

容易燃烧爆炸的危险品,具体指爆炸品、易燃气液固体、易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常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安全防护知识

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一些特性

常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安全防护知识

易燃烧爆炸

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易燃气体,遭遇火源就能着火或爆炸,有的甚至只需极微小能量就可燃爆。

腐蚀毒害性

主要是一些含氢、硫元素的气体具有腐蚀作用。

如氢、氨、硫化氢等都能腐蚀设备,严重时可导致设备裂缝、漏气。

扩散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由于气体的分子间距大,相互作用力小,非常容易扩散,能自发地充满任何容器。

窒息性

易燃易爆性和毒害性易引起注意,而窒息性往往被忽视,尤其是那些不燃无毒气体。

如二氧化碳、氮气、氦、氩等惰性气体,一旦发生泄漏,均能使人窒息死亡。

常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安全防护知识

常见的易燃易爆危险品

除了烟花爆竹、炸药、雷管等易燃易爆危险品外,其它易燃易爆危险品也不难辨别;例如,汽油、柴油、煤油、酒精、油漆、双氧水、香蕉水等。

而煤气罐、氧气瓶等气体易燃易爆危险品则一般都灌装在压缩罐里;在闻到可疑气味、看到可疑的压缩罐时,就要提高警惕了。

还有一些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日常用品,也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范畴;例如高度酒、打火机、发胶、气雾杀虫剂、啫喱水、指甲油、染发剂、香水、氢气球等。

常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安全防护知识

常见的易燃易爆场所

常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安全防护知识

加油(气)站;

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储存场所;

天然气调压站、加压站;

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

常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安全防护知识

安全防范

1、危险品库房、实验室、锅炉房、配电房、配气房、车库、食堂等要害部位,非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严禁入内。

2、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照明、信号、监测仪表、警戒标记、防雷、报警装置等设备要定期检查,不得随意拆除和非法占用。

3、易燃易爆、剧毒、放射、腐蚀和性质相抵触的各类物品,必须分类妥善存放,严格管理,保持通风良好,并设置明显标志。

4、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必须专人保管,保管员要详细核对产品名称、规格、牌号、质量、数量、查清危险性质。遇有包装不良、质量异变、标号不符合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安全处理。

5、忌水、忌沫、忌晒的化学危险品,不准在露天、低温、高温处存放。容器包装要密闭,完整无损。

6、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库房周围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库房内物品应保持一定的间距。

7、凡用玻璃容器盛装的化学危险品,必须采用木箱搬运。严防撞击、振动、摩擦、重压和倾斜。

8、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查出隐患,要及时整改和上报。如发现不安全的紧急情况,应先停止工作,再报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常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安全防护知识

爆炸事故现场的应对措施

1、爆炸发生时,趴下是首要

爆炸发生瞬间,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趴下”。

保持身体低伏不但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爆炸所带来的伤害,还可以防止吸入过多有毒烟雾。

2、观察周围环境,确定事故来源

不论你在户外还是室内,确定自身暂时安全后,都应立即查看周围环境,确定事故发生来源,弄清爆炸方向及风向(可根据烟雾判断)。

如果在室外,确定暂无二次爆炸发生后,背向爆炸中心迅速向上风向转移,避免吸入过多有毒烟雾。

若在室内,应远离窗户、玻璃门前或其它有潜在危害的区域和物体最薄弱的部位。

要做好人身肢体防护,保护可能致命的关键部位。

3、逃不逃出建筑物,需根据情况做决定

在未弄清事态时,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当确定爆炸发生距离自身有一定距离时,可选择安全方式撤离建筑物,不要贪念财物,出来后向远离爆炸现场的方向逃离。

如果爆炸就发生在自己所在建筑物,要在躲开沾染区的同时尽快离开。

切勿打电话、使用电梯。

如果无法离开建筑,或者无法穿过爆炸区域,就尽可能远离爆炸区的地方,然后就地采取防护措施。

4、切记防范烟雾可能带来的伤害

易燃易爆危险品爆炸具有特殊性,吸入过多有毒烟雾极易造成吸入性肺炎。

切记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大喊大叫,以免不必要的污染气体吸入,同时捂住口鼻。

如果污染不严重,密织棉料用来过滤也很不错。

手头如有水或饮料,最好把手帕、衣物等浸湿。

眼睛防护也很重要,尽可能戴上各种防毒眼镜、防护镜或游泳用的护目镜等。

同时,需要穿上长袖长裤,减少裸露部位。

5、发生化学灼伤可先行处理

如果不幸接触到化学物质,应迅速脱去衣服,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创伤部位,冲洗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

清洗时要遍及所有受害部位,防止物质存留。

对眼、鼻、口腔等的清洗尤其要迅速、仔细。

对眼睛的冲洗一般用生理盐水或用清洁的自来水,冲洗时水流尽量不要正对着角膜方向,不要揉眼睛。

可以将面部浸在清洁的水中,用手撑开上下眼皮,用力睁大双眼,头在水中左右摆动。

皮肤部位的灼伤,用清水冲洗后,可用中和剂洗涤,时间不要过长,然后用清水冲洗。

完成冲洗后,应根据受伤情况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适当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