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图读懂 │ 17种儿童疫苗保护期有多长?

 小豆苗育儿 2020-08-17

昨天,有宝妈在后台留言问豆苗妈:

我家宝宝打了乙肝疫苗,后面去查抗体时,发现居然没有,那是不是代表打了也没用?

疫苗究竟能保护我们多久?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疫苗的保护期”

首先,咱们需要知道的是:疫苗不是一劳永逸的,打一次并不能管一辈子。

01

因苗而异

每种疫苗的保护时间长短不同,有的几年,有的几十年;

02

因人而异

保护期的长短会受到,接种年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每个人都不会完全一样,那么对应的保护时间也就不相同。

明确了这两点,再来一一讲讲:

1

各种疫苗的保护期

(点击可查看大图,建议收

WHO关于狂犬疫苗暴露级别说明


I级——接触或喂食动物,完整的皮肤动物被舔舐(无暴露)

II级——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无出血的轻微划痕或擦伤(暴露)

III级——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黏膜被污染或因破损皮肤被动物舔舐而接触唾液,与蝙蝠直接接触而暴露(严重暴露)

2

大家可能会关心的问题

Q1

过了“保护期”,还要再次接种吗?

A: 即便是同一种疫苗,在不同人群中的“保护率”和“保护期”也不尽相同。

目前,每种疫苗都没有统一的、确定的“保护期”。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按规定的程序完成所有的剂次,都没有必要再次接种疫苗。

对于乙肝表面阳性的妈妈所生的孩子,如果完成乙肝疫苗接种后发现“无抗体”,则可以继续加强接种一轮(3针)乙肝疫苗;对于存在感染肺炎球菌高风险的老年人,可以在距离前1剂23价肺炎疫苗至少5年后接种第二剂。

Q2

打完疫苗后,需要做抗体测试吗?

A:没必要。

疫苗的接种程序(包括什么时候开始打,一共打几针,每针什么时候打等)都经过长时间、大人群、非常严格的临床试验,为了达到最好的保护效果而制定出来。

只要全程接种,绝大部分人都能够产生足够的保护,但不一定以“有抗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下文Q3中会解释)。

一方面,每种疫苗的接种程序都是固定的,“有抗体”也不可以随意中断后续剂次,影响持久保护;“无抗体”也不可以随意加强接种,造成免疫疲惫。 

另一方面,目前除了可以在各级医院检测乙肝抗体水平、备孕/怀孕妇女可以在妇产科医院检测风疹抗体以外,对于其他的抗体,也均没有权威的、官方认可的机构提供检测服务

Q3

没有测出抗体,是不是代表打了没用?

A: 首先,没有抗体≠没有保护≠没有免疫力

目前,还没有一种疫苗可以做到“打了就有抗体”——即100%的接种者都能产生足够的抗体。

在文章开头,我们有提到:通常,一个疫苗能够在机体里产生抗体以及抗体存在的时间长短,与个体体质的差异、接种年龄、接种程序、疫苗本身特性等有关

而人体的免疫机制是多元的,有细胞免疫(A)和体液免疫(B)两部分,但抗体检测仅能反映B,不能反映A。

因此,并不能说检测不到抗体就没有保护。

划重点


只要绝大多数人接种了疫苗,即便少数人没打疫苗或者免疫失败,但这些人处在有免疫力的人群里也不容易感染生病。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也是接种疫苗的真正目的。

每个人都接种疫苗,但无需检测每个人是否产生抗体,就能保护易感者,预防、控制甚至消灭某种传染病。

所以,积极接种疫苗,即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