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民收到城里捐赠的旧衣服,城里人根本不知道他们用来做什么

 豫西人文摄影 2020-08-17

小编在农村时间久了,经常走村串巷,也大致了解一些留守农民的苦难,力所能及之余也会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公益。

前几年腾讯公益有一个“爱在衣加衣”的旧衣捐赠活动,小编有幸参与了,成了小山城的负责人,每日里骑上三轮车大包小包的从货运部提回捐赠的旧衣服。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耐心清点、记录下,随着后来都是十几麻包的运过来,实在也没有精力清点分类了,直接送到乡下的山村。

后来有村里的干部告诉小编:兄弟,知道你也是好意,这些旧衣服,就别再往村里送了。

小编不解,问为什么?

村干部一脸苦闷,网友都是好意,自己贴运费,把衣服运送到贫困山区农村,是好事。可是这些衣服,山里农民根本用不上。

有些衣服太过宽大,山里农民都是出力人,胖的不多,有些分到手的衣服,一件差不多能装两个人。更奇葩的是一些美女,把吊带、胸罩,甚至蕾丝的丁字裤邮了过来。山里农民研究了半天,也不知道这块布料是哪件衣服上的装饰。

再说了,山区农村,越是贫穷的,外出打工的人员越多,收到的衣服大都是中青年衣服,挑拣的老人们实在捡不出自己能用的。

村干部没办法,这可是城里网友的爱心呀,扔了吧,没法交代。

小编通过回访,终于知道他们是怎样处理这些旧衣服了!

【以下分析只包括不能用到的衣服,能用到的,山里农民还是很高兴接受的。】

  1. 毛衣类,拆掉,要毛线。

  2. 棉衣类,拆掉,里面的丝绵清洗之后做成枕头或者坐垫。

  3. 女式T恤,撕成布条,吸水性好的绑拖把,化纤的编制田头隔离网。

  4. 肥大的衣服,剪成布条,混合毛线,打绳子。

  5. 棉料衣服,做成“隔白”(纳鞋底、鞋垫的原料),缝制鞋垫

  6. 一些奇装异服,实在没地方安排,分给养殖户堵墙洞、或者做成草人,放在地头吓麻雀。

最后到一些山区农村回访的时候,小编有些哭笑不得。

针对这种现象,小编建议:

  1. 对个人而言,不用的旧衣服,尽量分开存放捐赠;对于企业或者公益团体,希望能够清点一下,分类装袋存放,内衣、袜子,不建议打包;

  2. 在捐赠前,要和对接联系人沟通清楚,当地需要的是什么,是儿童衣服还是成人衣服,对于20--40岁的成年女性服装而言,农村需求量真的很小。(这部分人大多都在城市打工);

  3. 联系靠谱的当地义工、志愿者,确保能够让贫困农民自己挑选需要的,而不是一股脑的推给村委、学校按数量发放;

  4. 有可能的话,尽量自己到实地看一下,或者有当地志愿者的反馈信息,网络信息一旦传播根本无法截止,比如小编,几年了还有人联系捐赠旧衣服;

  5. 如果是大型网站或者媒体报道过的,尽量先咨询需求量之后再作打算。凉山某地区旧衣需求发布差不多有快十年了,甚至网上还在传播最早的信息。有很大可能当地情况已经有所改观了,网络信息需要核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