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民黄河沙地种山药 年入百万很轻松

 豫西人文摄影 2020-08-17

初冬时节,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的山药喜获丰收,承包土地的农民谢银峰动员了周边村里的中老年人来帮他采挖和包装山药,但还是不能满足等待拉货的采购商。“种山药是纯体力手工活,收获的时候机械根本派不上用场,从采挖、包装等都需要纯人工的操作,这样才能避免损耗,一个工人一天也就是开挖100多米的山药。”对于200多亩待收获的山药,谢银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忧愁。

谢银峰农民出身,对农业情有独钟,多年的摸怕滚打让他成长为了种地的老巴式,10多年来,他只种一种农产品——山药。当初为了学习这门收益,他来到全国闻名的山药产地帮助别人打工,学习技术。学得种山药的流程后,他筹措了资金,开始在当地承包土地自己种植。

孟津县铁谢村紧靠黄河边,土质以沙土地为主,适宜山药的生长。在扶贫攻坚中,他相应乡政府的号召,作为农业大户被引进到自己的家乡村庄。“乡里和村里邀请我回来发展,当时心想从小就生长在这里,对这里有独特的感情,也应该为乡亲们做点事情。”从2016年开始,谢银峰带着技术和资金,来到铁谢村种植山药,带领村民致富。

2016年,谢银峰初次在家乡种植山药喜获丰收,但销售却陷入令人绝望的境地,市场行情看好的山药,却怎么也卖不上价去,一度只能卖到2元多钱每斤,还出现了滞销的状况。收获的季节,谢银峰没有一丝的笑容,整日为销售愁眉不展。

“种地就是这样,行情好坏要年年碰,山药在地头批发的最高价格曾达到过10多元每斤,我赶上过,行情稳定时一般在4元左右,这个价格也能有合理的收入,但遇到无人问津和低到白菜价还是前所未有。”督导乡亲们帮助干活采集山药的间隙,谢银峰说起了山药的往事,虽然滞销的那年大部分都赔了,有些还烂在了低头,但他种植的山药除去成本还略有盈余。

为什么别人都赔钱了你赚钱,能不能讲讲自己的高招,面对我们的询问,老谢显露出一丝自豪:这就是种地的差距,在这个行业里浸泡多年,种出的山药不说最好,但比我强的还不多,我种的山药产量大,品相好,同样的价格,批发商一般都会先选择我。

2017年,谢银峰心里没底,有要不要扩大种植面积的忧虑,通过这么多年的对比分析,他下定了决心要加大种植的规模,从村民的手中以1000多元每亩的价格流转了100多亩的土地,继续加大种植面积,除了温县的山药基地,他在孟津黄河边的山药种植面积达到了200亩的规模。

2017年11月10日,村民用特制的洛阳铲挖山药,每挖一米,可以收入1.5元的工钱。“用工都是附近的村民,他们春天帮助播种,夏天打药除草,秋冬收获,比自己种地强多了,每天的收入固定在100-200元左右,不用出远门就有了工作机会。”谢银峰打算,继续吸引更多的百姓把地交给他,以合作社方式入股,以共同发展的理念帮助乡亲们增收。

沙地中刚挖出的山药。山药作为一味具有中药滋补类地药材,具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山药最适宜与灵芝搭配服用,具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山药在食品业和加工业上大有发展前途。

对山药挑拣后,留下头部30多分长的尖当作种子,这一项工作通常由经验丰富的村民承担,既要留好种子,又要对山药可售卖的长度品相把关。

这一天,平顶山的山药经销商从下午等到晚上,工人们才加工出不到1万斤的山药。“每年的这个时候最忙碌,基本上不停歇,来批发的经销商排队,却挖不出来。”很多的时候,谢银峰不得不亲自上阵。

谢银峰说种植山药相对投入较高,整个的租地、播种、施肥、管理、收获等算下来要5000多元的投入,长势正常的情况下,亩产3000多斤,按照今年不到5元的批发价计算,200亩地除去各项开支,收入100多万,最主要的是能让乡亲们有了收入,这才是最高兴的事。更多的农产品故事,欢迎你讲给我们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