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仨孩奶爸带二娃进城,老三突发高烧晕厥,妻子也不见了,愁坏帮忙的邻居

 豫西人文摄影 2020-08-17

4月份的时候,有网友告诉河洛乡村:河南省西部某村有一个叫周红斌的男人,今年50岁,家里有一个不会说话、精神也不好的妻子,三个孩子疑似也不健康,生活非常困难,希望河洛乡村团队能够给予帮助。经过两天的走访和实地了解,周红斌42岁才经人介绍,娶了一个外地妻子,现在有三个孩子,老大7岁多,最小的姑娘才2岁左右。

家在深山里,年轻时候母亲身体不好,还有一个弟弟需要照顾,也就耽误了周红斌的婚事。直到42岁才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妻子是外地人,小时候患血管瘤,头上长出一个胶质瘤,在医院治疗期间摔下床,导致血管破裂,影响了智力和语言能力。介绍人也是好心,知道周红斌的家庭情况,能够不花彩礼钱就娶一个媳妇,周红斌自然也愿意。那一年,妻子20多岁。

结婚后,周红斌在家种地养牛,随着孩子的出生,生活变得窘迫起来。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前半年花钱都是借的,什么时候牛卖了,才有钱还账。周红斌的老宅是在村子偏僻处的山坡边上,下雨山上滚石头,会砸到他家后墙。2019年,村里对他进行了危房改造帮扶,和本家叔叔住在一起。左侧为周红斌的房子,右侧是周红斌叔叔的房子。

(可通过视频了解更多。)

家里有牛,还有一群孩子,妻子也不会做饭,周红斌进城赶集,家里都需要邻居帮忙照顾。第一次走访,给他们留下一个月的大米、挂面等物资。几天后,筹集到资金,为周红斌送来衣柜,邻居却告诉作者:孩子病了,周红斌带着老二去镇卫生院了。一大早,周红斌就带着老二乘坐公交车到卫生院,没走多久,老三突发高烧,晕厥在地上。村里人以为孩子患有癫痫,帮忙照顾的大姐赶紧请来村里的医生,可能是高烧引起的惊厥,吃过退烧药后好转。

一周前还缠着作者说话、看相机的孩子,此刻脸色通红,没有一点精神。贴在邻家姑姑的身上,即使给她棒棒糖,也无动于衷。

联系上周红斌的时候,他说已经检查过了,没什么事,可能是夜里盖的被子太厚,孩子们没有盖好,发烧了。此时村里的公交车已经回来,下一趟车就要等到傍晚时候。更糟的是之前农村医保缴费晚了一些,还需要到行政服务大厅去补登手续,周红斌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让他在卫生院附近等候,作者一行开车去接他。

中午时候,周红斌到医院附近一家饭店吃饭,好心的老板看到另外两个孩子没有跟来,就问他家里怎么吃饭,周红斌也不知道。周洪斌说:“咱是穷,也不是不知道好歹。以前去吃饭,好几回人家都不要钱,都不好意思去了,这回想着换一家吃饭,谁知道也是人家的店。俺爷俩给人家一碗烩面的钱,又送了两份凉皮……我都不想出来,欠人情太多了,怕还不起……”见到周红斌的时候,老二正趴在他肩膀上瞌睡。

办理完各项手续,回到山里,老三在床上刚刚睡醒。周红斌问孩子们中午吃的什么饭,两个孩子都说大米饭,姑姑做的。妻子不知去向,周洪斌说:“不会远,估计是去村里广场玩了,天黑就回来了。”

上一次新换的被子和床单被罩卷在一边,又换上了脏兮兮的被褥。周洪斌挠了挠头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平时老忙,对娃子们也缺乏教育,瞌睡了不脱鞋就上床,干净不起来。我想着先改正他们的习惯,再用新被子,要不糟蹋了就可惜了。”

刚见到老大的时候,脸上黑一道白一道,村里人说昨天孩子还在猪圈里趴着玩,地上乱滚,就收拾不起来。不管怎么说,用蛋糕吸引,孩子尽管不情愿,也自己把脸和手洗干净了。家具店打来电话说快到了,于是协助周红斌整理杂物间,腾出不要的废品、不能穿的衣服之类,周红斌依旧重复着上次那句话:“这老对不起人呀,叫你们操这么大心,这算咋回事呢?”

衣柜送到了,刚好进行入户调查的乡干部路过,协助抬到屋子里。山村里留守的都是老人,从公路到周红斌家有一段狭窄的台阶,如果不是人多,还真不知道该怎样搬到屋子里。周红斌搓着手,回家里找出来不知道放了多久的半盒烟,感谢帮忙的人们。

衣柜安装好,协助整理衣服的时候,周红斌说:“也不是赶你走,我还得回老家喂喂牛,找找孩子他妈,就不留你们了。我也不知道这柜子得多少钱,今天去医院,把低保的钱都取出来了,还有500块,你拿着。”经过一番慢动作武打片一般的推让,才算把钱重新塞进周红斌口袋里。

周红斌告诉作者:“你能上网,给那些好心人说说,真的不用老来看我,衣服这么多,老大穿穿小了,老二还能穿。咱种的有地,吃着嘛,没有好的有蜀黍糁,饿不着。不叫他们再来送东西了。”对于调查时村里人说的“坏白面喂牛”,周红斌说:“有是真有那回事,那是俺村有一家,就一个老人在家,弄啥呢我忘了,缺钱花,非要用面换点钱。我看那面都锈成疙瘩了,一股霉味,想着人家上年纪了不容易,8毛钱一斤买的,不能吃,喂牛了……”

村子里也没有比周红斌家更小的孩子,确实有穿破扔掉的衣服,至于会不会有人捡,周红斌觉得应该不会。走的时候,周红斌抱着孩子站在村口,目送很远。后来接到电话:“真的不用再麻烦大家了,我真是怕还不清的人情……”

河洛乡村会每个月定期到家里去,看看缺少什么,以及协助周红斌一家从生活习惯上有所改变。如果您也想帮助他们,欢迎联系河洛乡村。

后记:

第一次的走访分别通过村干部、同村人、以及周红斌家现场综合,各方说法有出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记录我们所了解的情况,出现以讹传讹的问题,我们会及时更正或者发布后续,感谢支持河洛乡村和“守护山落遗老”项目的朋友们。

对于乡村里面的人家,河洛乡村原则上不提倡直接一对一邮寄,为了保护当事人也不会公布详细地址。

第一:他们大多数本来出行就困难,快递又到不了山里,邮寄物资虽是一种爱心行为,也是受助人的负担;

二:线下一对一捐赠是能够让受助人得到真实的援助,也有不可避免的问题,会造成资源浪费和养懒行为。当然,公募基金抽取管理费,某些机构贪墨物资也是事实,不信任机构有情可原;

三:公开一户困难人家,就可能抹黑一个乡、一个县的扶贫工作,我们和很多基层干部聊过,知道他们也有很多苦衷;

四:河洛乡村团队能力有限,大宗捐助资金来自郑州慈善总会的合作项目,随机性的赠予来自网友打赏,我们不接受现金捐赠,打赏所得主要用于购买方便面。可能很多人说方便面是垃圾食品,我们也不做解释,只希望持怀疑态度的网友能到深山区了解几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