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被贴了个标签 叫“XX妈妈”

 宛爸育儿 2020-08-17

《宛爸育儿》每日推送最有态度的育儿文章

资深育儿专家

国家高级营养师、育婴师

宛爸 领衔打造

亲子阅读推广人维尼妈妈 

倾情奉献

食育|养育|微课|童书|故事|好物

这是我们的第 5 篇原创

文 | 维尼妈妈

阅读需5-8分钟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童书八点

1

没有孩子的时候,我的心理年龄14岁,看不开事的主儿,亲戚家的孩子塞到我手里半个小时,哭着跑出去再也不跟我玩。

我最见不得空间里晒孩子的,因为每个孩子都长得一样,愣愣地看着镜头。

那时我认为喜欢孩子是一件可耻的事,当了妈的人我只能和她友尽,因为我们的三观已经不再一个异次元里了。

那时我有很多野心,写书,旅行,做个文化公司……总之,就是干几票大的!

然而,校园小说只写了三章,就再没兴致拿起笔。别人都成了超级大IP,我依旧碌碌无为着人生。

旅行也并没有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随手拍了些游记,没有出彩的镜头。

至于公司……更是海市蜃楼。

孩子是我丝毫没有准备的人生礼物。

惶恐地生下她,像面对一只小奶狗一样,手足无措地开始当妈的生涯。

于是我被自己曾经的言行啪啪打脸。

朋友圈里开始各种娃的照片,购物车里全是娃的吃喝拉撒,镜头里的模特只有娃。

前同事说,没想到你也有今天。

大学的学弟笑我,曾经那么骄傲的你,怎么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2


 “XX妈妈”,这个标签的背后,多少妈妈和我有着同样的心酸:

哺乳期时的百般禁忌,连鸡精都不能进餐单,更别提最爱的毛血旺;

凌晨2点被涨得像铁板一样的乳房疼醒,一个人坐在清冷的客厅里,顶着乱糟糟的头发和熊猫一样的黑眼圈,满耳是电动吸奶器的嗡嗡声。

夜奶及孩子莫名其妙的哭闹,不管多困都要起来安抚。

宝爸在这时是帮不上忙的,两个人都精疲力竭,不如一个人养精蓄锐。

尽管道理是如此,但是看到他鼾声如雷,心里依旧愤愤不平。

休息日全无,睁开眼睛全是孩子的吃喝拉撒,别管姨妈来得腰有多酸多痛,娃在那里像上了发条的青蛙,我也只能和她保持神同步。

闺蜜间的小聚变得很艰难。

因为娃在身边,带出去玩不尽兴,不带出去托家人照顾,又牵挂孩子是否想妈妈,心疼帮忙照顾的长辈实在太累。

曾经出门旅行,简简单单一个小背包,装一架单反一部手机,现在要胸前挂着个娃,背后背着个妈咪包,包里全是奶粉水壶纸尿裤和安抚玩具……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曾经说:

“我每天还在想着那许多想做的事情。 我想把最新的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好好 研究一下。 ”

“我也很想深入了解一下东欧的当代文学,我还想大量地读当代大陆作 家的小说,从北到南,一本一本读,然后写批评,一本一本批评。”

“我还想旅行。 到大陆去。我想到西藏待两个月、陕北待一个月、东北待一个月。上海北京各待一个月。还想到内蒙古。还想到法国南部的小乡村,一村一村地走, 一条河一条河地看。”

“还想写一流的采访报道,以国家为题目,一国一国地写。用最活泼的方式深入写最枯燥的题目,把活生生的人带到读者眼前。”

“还想制作电视节目,我想做一个欧洲系列,每一个国家做一小时的录影。还有就是出一系列孩子的书……”

“这种种理想、计划,做了妈妈以后都不能实现了……后悔吗……还好!有些经验,是不可言传的。”

每一位妈妈,在迎接新生命之后需要一段时间全身心地扑在孩子的身上,这是做妈妈的责任。即便多么标榜自我,也不可推卸。

那是一段看起来很美却冷暖自知的时光,路人若不能帮助,请以宽善的心去包容。

XX妈妈并非孩子的傀儡,她们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3


这是一个贴上即被鄙视的标签。

前同事对我直言不讳:在妈妈群里混久了,智商都跟着下降。

工作出错时,总会从背后传来不冷不热的话:当了妈妈,果然把工作做成了这副“妈”样儿。

现实是残酷的,它并不会因为我在前一天彻夜无眠而网开一面。

职场妈妈还算好些,尽管工作的压力日增无减,至少不完全脱离社会。

全职妈妈的悲苦,恐怕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两方老人都无法照顾孩子,只能选择辞掉心爱的工作做起全职妈妈。

每天晚上9点之后孩子睡了的时间,才是真正属于她自己的。她要利用这仅有的一两个小时,做美容、读书、写亲子日记、准备第二天早餐的食材。

她也才仅是二十八九岁的年纪,爱漂亮的衣服和美妆,爱八卦、爱健身瑜伽,可是要为一个小小的生命担负起责任,她必须暂时舍弃那些曾经热爱的生活。

“那些仅仅是暂时的,每个妈妈,都需要舍弃自己人生中最绚烂的那几年,为孩子做以长情的陪伴,我能做到的也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我,而我只剩下自己。”

她说,全职妈妈,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不感同身受,更没有资格评说她是否丢失了自我。

人们也总是很主观地认为,被贴上“XX妈妈”的标签,就意味着孕傻、意味着娃奴,甚至连身上都散发着失败的奶臭味。

人总不能在别人的刻薄言语下活成他们希望的样子,真正的自我,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惊奇地发现到自己的变化,原本从不下厨房,现在竟然可以每天清早变换花样给娃做辅食;

我报名育儿辅食班,一年下来,整理了近10万字的听课笔记,按照月龄索引,可以编成一本育儿百科;

我有了新的人生规划,一切都是因为我被贴上了XX妈妈的标签,原本迷茫的人生竟然清晰明朗了。

因为成了XX妈妈,原本的懒散被排得满满的日程挤得不见了踪影。

因为成了XX妈妈,一夜之间心智成熟,明白要先育儿先得律己,恶补大量的书籍,做笔记,写评论。

因为成了XX妈妈,再也不轻易说放弃,用养育孩子的方式看待经营的每一件事,不拼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

这是这个标签赋予我的能量,与孩子一起,用新的眼光看这个世界。

我相信,每一位“XX妈妈”也都可以!

维尼妈妈:前媒体记者,专栏作者,亲子阅读推广人。

专注儿童发展心理及精神分析,育儿同时疗育自身

关于这个公众号

由国家高级营养师、高级育婴师

宛 爸

领衔打造的互动育儿平台

10年经验积累 十余万家庭受益

0-6岁宝宝的全方位养育

营养辅食 | 科学养育

育儿热文 | 绘本阅听

好物推荐 | 定期微课

这是一个有温度、有态度的育儿号

宛爸育儿

“用现在守护现在,用未来遇见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