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书八点 | 一本0-3岁宝宝颜色、动静、空间认知的绘本 最适合与孩子亲子互动

 宛爸育儿 2020-08-17

《宛爸育儿》专注亲子阅读子栏目:童书八点

资深育儿专家

国家高级营养师、育婴师

宛爸 领衔打造

亲子阅读推广人维尼妈妈 

倾情奉献

食育|养育|微课|童书|故事|好物

这是我们讲的第 51 个故事

点击绿色图标听故事

文 | 维尼妈妈

故事播讲| 维尼爸爸

阅读需5-8分钟

维尼是个火车迷,可能是因为从小听托马斯小火车系列故事的缘故,最喜欢我模仿小火车的声音“呜呜呜……”“库库库……”和“咔嚓咔嚓……”。

我为她搜罗了好多关于火车的绘本,最适合3岁以下宝宝看的就属这本获得1978年凯迪克大奖银奖的绘本《火车快跑》。

这本书可以让孩子认知色彩、空间,还能让他们在亲子游戏中感受运动状态。

今天的故事,是维尼妈妈和维尼小朋友一起讲的。对于亲子共读,可以给各位妈妈们做以参考。

绘 本 说

文章仅展现部分内容 请支持并购买正版图书

铁轨上有一列火车经过。

可是画面上之后铁轨,火车在哪呢?

孩子会很好奇空白的画面上会出现什么。

火车出现了,是从后至前地出现。

就好像火车停在那里,而妈妈带着孩子是运动着的,从后之前一点点走向火车头。而这个过程中,孩子看到了红色的守车、橘色的油罐车、黄色的漏斗车、绿色的家畜车、蓝色的无盖车、紫色的铁篷车、黑色的煤炭车和黑色的蒸汽火车头。

这个过程包含一个物理的“运动概念”的启蒙,但你跟一个3岁带孩子讲相对论,讲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他们只能听得云里雾里。

这些奥秘隐藏在图画里,孩子会像真正经过一辆静止的火车那样,从后至前看到了火车的全貌。

这个过程又是一个颜色认知的过程,维尼对什么运动和静止一点都不感兴趣,她最关心的就是这些对比强烈的色彩。

记得我第一次和她读这本书的时候,她已经能够认识红色、橘色、蓝色、绿色和黑色,唯独在紫色认知上表现得很犹豫:她指着紫色说蓝色,后来反复几次,就记住了紫色。

每次再读的时候,一看到紫色的铁篷车,她都会比认知其他的颜色更大声地、更坚定地说出这个颜色。

火车动起来了,作者用这样的画面展现出运动中的火车。

孩子可能会疑惑,火车怎么变成这样了?

这时,你可以带孩子做这样的一个游戏,让他们感受运动中的视野是什么样子(适龄6个月+):

将孩子抱起来,后背贴在家长的前胸上(抱姿如图所示),为了避免脱手可以使用抱抱背带和腰凳。

家长抱着孩子快速转圈,让孩子睁着眼睛,看眼前的景物变化。

孩子月龄越大,视觉发展越好他所看到的景物变化效果就会越好。

这时,孩子就会理解动起来的火车是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了!

火车经过隧道,经过城市、驶过了铁桥。

这些空间的变化也是可以和孩子做亲子互动游戏的,在家里就可以。

把家里的不同房间变成火车站(适龄1岁+),比如“宝宝卧室站”、“卫生间站”、“玩具屋站”、“娃娃家站”、“厨房站(一定要避开厨房危险的地方)”,让孩子认知这些空间及空间里的物品。

如果可以,最好有一辆小火车作为道具。我拿小时候玩过的铁皮火车做道具,维尼超喜欢!

又或者妈妈宝宝一起模仿小火车,用毛巾或长绳挂在腰间,宝宝在前妈妈在后模仿小火车的声音一起跑。

维尼之所以喜欢我模仿小火车的“呜呜呜……”“库库库……”和“咔嚓咔嚓……”,正是此年龄段的孩子的一个共性:在学习语言初期,孩子们都会喜欢简短的、重叠的句子和字词,还有各种各样的拟声词。

还有一些同题的亲子互动游戏,值得家长和孩子一起玩。

亲子阅读推广人孙莉莉在写这本书的导读推荐时曾经示范过几个游戏,在此选择两种供家长们参考:

1、在墙上贴一张大纸,让孩子用水粉笔蘸满颜色,用力甩到大纸上,速度会让这个甩动的过程产生有趣的、意想不到的图案。

2、自己设计小火车:把毛绒玩具、沙发靠垫等柔软又容易固定的物件用长绳和夹子连接起来(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按照颜色或者形状排列,并且说出这是什么车,做什么用)。

我想,这本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书之所以能够获得美国凯迪克大奖,绝非它仅仅是让孩子认知颜色空间和运动,背后隐藏和延伸的亲子互动,让绘本玩起来,是更好的含义吧!

出版致谢


书名:火车快跑

书名:火车快跑
作者:(美)唐诺·克鲁斯
译者:信谊编辑部
出版:明天出版社
适合:0-3岁小朋友 亲子共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